【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雾化,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器、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1、电子雾化装置一般包括雾化器和电源组件,雾化器内存储有气溶胶生成基质,电源组件与雾化器电连接,用于为雾化器提供能量,以使雾化器加热雾生成可供用户吸食的气溶胶。
2、现有技术中的电子雾化装置,在雾化器与电源组件装配完成后,只有在雾化器处于一个特定位置时,电源组件的气流检测组件才可以与雾化器的进气通道流体连通,电子雾化装置不能满足用户的多种使用需求,影响了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主要提供一种雾化器、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雾化器装配至电源组件内时,无法实现在雾化器处于不同位置时气流检测组件均可感应气流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用于至少部分活动装配至电源组件的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的腔壁具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电源组件的气流检测组件流体连通,包括:
3、壳体组件,用于与所述电源组件的容纳腔的侧壁配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器,用于至少部分活动装配至电源组件的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的腔壁具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电源组件的气流检测组件流体连通,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的侧壁用于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配合形成进气通道;所述壳体组件内部具有连接通道,所述进气通道通过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雾化腔流体连通;所述气流通道包括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连接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底部具有第一进气孔,所述连接通道包括所述第一进气孔;所述壳体组件的侧壁具有与所述第一进气孔连通的第二进气孔,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器,用于至少部分活动装配至电源组件的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的腔壁具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电源组件的气流检测组件流体连通,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的侧壁用于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配合形成进气通道;所述壳体组件内部具有连接通道,所述进气通道通过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雾化腔流体连通;所述气流通道包括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连接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底部具有第一进气孔,所述连接通道包括所述第一进气孔;所述壳体组件的侧壁具有与所述第一进气孔连通的第二进气孔,所述容纳腔的侧壁具有所述通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外壁面均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用于在所述雾化器装配至所述容纳腔内时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配合形成所述进气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且盖设于所述第一支架靠近所述储液腔的一端;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第一支架配合形成集液腔,所述第一密封件具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的一端通过所述集液腔与所述第一进气孔流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雾化腔流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靠近所述第一密封件的表面具有集液槽,所述第一密封件覆盖所述集液槽形成所述集液腔;所述第一进气孔靠近所述第一密封件的端口高于所述集液槽的底壁,所述集液槽的底壁具有多个锁液槽。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靠近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二密封件远离所述第二支架的表面设置有凸环,所述凸环与所述第一支架靠近所述连接组件的表面抵接形成连接腔,所述第一进气孔贯穿所述第一支架并与所述连接腔连通;所述凸环对应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流体连通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连接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靠近所述第二密封件的表面具有导气槽,所述第二进气孔设置于所述导气槽的侧壁;所述导气槽、所述第三进气孔以及所述第一进气孔在所述雾化器的轴向依次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5-9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不可拆卸连接;或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可拆卸连接;所述雾化器包括导电组件,所述导电组件的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四磁吸件,所述第四磁吸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铁彬,左立立,谢益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