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导轨校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00214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5 1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梯导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梯导轨校直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分别设置有压制机构和检测机构,压制机构包括活动架,活动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液压缸,活动架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每组第一液压缸的伸缩端均共同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每个活动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块,两个活动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和两组限位套杆。该电梯导轨校直装置,通过设置有电动伸缩杆、凹槽、连接块、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活动块、活动板和压制板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对不同尺寸大小的电梯导轨进行压制校直工作,避免校直装置适配性差,只能够对一种尺寸的电梯导轨进行压制校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导轨,具体为一种电梯导轨校直装置


技术介绍

1、电梯导轨是由钢轨和连接板构成的电梯构件,分为轿厢导轨和对重导轨,从截面形状分为t形,l形和空心三种形式,导轨在起导向作用的同时,承受轿厢,电梯制动时的冲击力,安全钳紧急制动时的冲击力等,这些力的大小与电梯的载质量和速度有关,因此应根据电梯速度和载质量选配导轨,通常称轿厢导轨为主轨,对重导轨为副轨。

2、根据公告号cn219805164u,公开了一种电梯导轨校直装置,包括机构壳体,机构壳体的顶面设有校直机构,且校直机构包括安装板、气缸、夹板、丝杆、驱动电机、活动板、凹型板、位移传感器、液压缸和校直压板,机构壳体的顶面前后端固定连接有一组对称的安装板,且气缸固定连接在气缸的外侧壁上,夹板固定连接在气缸的输出端上,丝杆通过前后端的转动杆活动连接在机构壳体的壳内,且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机构壳体的后端,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杆固定连接,且活动板通过底面的连接板与丝杆活动连接,活动板通过顶面两侧的滑条活动连接在机构壳体的内部顶面,且凹型板固定连接在滑条的顶面之间,位移传感器固定连接在凹型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导轨校直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分别设置有压制机构(2)和检测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导轨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螺纹杆(203)的外表面均共同螺纹连接有限位板(4),每个所述限位板(4)的底面均与底板(1)的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导轨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第一液压缸(210)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保护壳(5),每个所述保护壳(5)的底面均与活动架(201)的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导轨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动伸缩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导轨校直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分别设置有压制机构(2)和检测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导轨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螺纹杆(203)的外表面均共同螺纹连接有限位板(4),每个所述限位板(4)的底面均与底板(1)的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导轨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第一液压缸(210)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保护壳(5),每个所述保护壳(5)的底面均与活动架(201)的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导轨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动伸缩杆(207)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防尘壳(6),每个所述防尘壳(6)的正面均与凹槽(205)的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导轨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动伸缩杆(207)伸缩端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7),每个所述固定环(7)靠近活动架(201)的一端均与连接块(206)的正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导轨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第一液压缸(210)伸缩端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加固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镇宝王丽明李卫平
申请(专利权)人:溧阳市茂景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