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应急手术救治,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集成手术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灾害应急救援过程中,尽早开展损伤控制性手术,将为伤员接受进一步的专科治疗提供条件,提高救治成功率。
2、目前在野外环境下开展损伤控制性手术还存在以下困难:
3、一是救治设备分散庞杂,展开撤收不便。手术中用到的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等专业设备多,各设备功能单一,体大质重,展开撤收不便,长途运输容易增加设备故障率。传统的急救转运呼吸机多采用气动电控方式设计,需要依赖压缩氧气进行驱动,一方面应用过程中体积大、另一方面,灾害救援过程中压缩氧气的补给存在较大困难。
4、二是伤情诊断智能化程度不高。危重伤情的术中快速识别与术后早期预警对伤员的预后至关重要,目前伤情的辨识及预警多由医生根据经验结合血气检验结果、生化检验结果进行判断,判断结果会出现滞后,错过最佳干预时间,而且判断结果对医生经验的依赖程度较高;此外血气、生化等实验室检测指标在野外条件下获取不便,尤其是批量伤员通过时检验时间较长,难以满足危重伤情及时准确预警辨识的需求。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集成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生命维持箱、手术处置箱、通讯单元和电源管理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集成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手术床模块包括床板、升降机构、平移机构、前后倾机构、左右倾机构和伤员固定带;所述床板为可拆卸为头板、背板和腿板,所述床板的材料满足X线透过要求;所述床板边缘设置有管路固定结构;在撤收状态时,将所述头板和所述腿板拆卸后收拢在第二箱体内;在工作状态时,将所述头板及所述腿板连接至所述背板,形成手术床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集成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机构设置于所述床板底部;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集成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生命维持箱、手术处置箱、通讯单元和电源管理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集成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手术床模块包括床板、升降机构、平移机构、前后倾机构、左右倾机构和伤员固定带;所述床板为可拆卸为头板、背板和腿板,所述床板的材料满足x线透过要求;所述床板边缘设置有管路固定结构;在撤收状态时,将所述头板和所述腿板拆卸后收拢在第二箱体内;在工作状态时,将所述头板及所述腿板连接至所述背板,形成手术床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集成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机构设置于所述床板底部;所述平移机构为滑槽滑轨结构,以及设置在滑轨上的限位模块;所述限位模块用于限定所述床板的平移位置;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背板底部中间位置,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杆和升降杆,所述固定杆底部固定于第二下箱内底部,所述升降杆顶部固定于背板底部中央;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滑动装置和齿轮转盘,所述升降杆上固定有齿条,横向连接所述滑动装置和所述齿轮转盘,转动所述齿轮转盘实现所述升降杆的齿条在所述滑动装置内的上下移动,带动床板的升降;所述升降机构收缩至最低位置时,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箱体顶端与床板接触并作为床板的支撑;所述头板和所述腿板底部均设置有所述前后倾结构,所述前后倾结构为液压形式;所述左右倾结构设置于所述床板底部左右两侧,所述左右倾结构通过液压杆连接到所述床板边缘,利用左右倾齿轮转盘带动实现床面的左右倾;在所述床板的一侧边缘设置有输液架固定位和器械托盘固定位,用于固定输液架和器械托盘;所述背板和所述腿板的边缘设置固定带,用于手术过程中固定伤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集成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结构为正方形结构,包括模块加装端和支架加装端,所述模块加装端和所述支架加装端配合使用;所述模块加装端安装在各功能模块背面,所述支架加装端安装在箱内设备支架上;所述模块加装端四个顶点上对称设置有四个限位卡接结构,中心处设置固定卡接孔,所述固定卡接孔内设置限位块,模块加装端侧面设置限位孔限位块释放按钮;所述支架加装端四个顶点位置开设四个限位卡接槽,中心处通过弹簧连接可伸缩限位杆,支架加装端侧面设置伸缩杆释放按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集成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模块为可伸缩式结构;所述注射模块为三通道结构,采用可抽拉旋转的方式固定在所述输液模块背面,使用时将所述注射模块抽出,不使用时所述注射模块的管线旋转于转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袁晶,余明,吴航,刘冠军,
申请(专利权)人: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