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具体的说是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1、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是一种集成了多种处理单元和技术的污水处理系统,旨在高效地处理各种类型的污水并将其转化为可安全排放或回收利用的水资源,实现了污水处理的多阶段、高效和综合利用,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农村污水处理以及养殖尾水处理等各种场景。这些系统设计不仅需要考虑处理效率和出水质量,还应当注重能耗、运行成本和环境影响的综合优化。
2、中国专利申请cn116395911b的一项专利公开了一体化水产养殖污水处理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板和内池体、中间池体和外池体,底板、内池体、中间池体和外池体均呈圆形;内池体内设置有中心沉淀腔,中心沉淀腔顶部连接有进水管,底部设置有排泥机构;内池体和中间池体之间设置有清水腔,中心沉淀腔的顶部与清水腔连通;中间池体和外池体之间设置有依次分布的生物处理区、曝气区、生态净化区和出水区,生物处理区与曝气区之间、曝气区与生态净化区之间均设置有带过滤功能的隔墙,清水腔的顶部与生物处理区连通,曝气区内设置有曝气机构,生态净化区内种植有植物,生态净化区与出水区连通。该技术可以对尾水进行有效处理,能够灵活安装,且集成度高,占地面积小。
3、但上述技术往往存在以下缺陷:其虽然可以节省占地空间,但是在工艺设计上不够精细,在面对一些污染物含量大的污水时处理效果不够理想,并且其各区域之间的溢流位置以及溢流面积设计不够合理,导致污水在各个区域内的停留时间过短,影响各区域对污水的处理效率,例如污水进入中心沉淀腔后,可
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
3、池体,所述池体为圆形并设置有一组,且一组池体同心分布;所述池体之间的腔室从内到外依次分为一次沉淀区、生物处理区、二次沉淀区、生态净化区和消毒区;所述一次沉淀区和二次沉淀区底部均设置有排泥机构;
4、隔板,所述隔板设置有一组并分别位于相邻的池体之间;
5、溢流槽,每个所述池体顶部于隔板对应位置处均开设有溢流槽,且一组溢流槽从内到外深度依次递增。
6、优选的,所述生物处理区和生态净化区底部均设置有环形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通过供气管与外界气源连接;所述曝气管表面均布有一组喷气嘴。
7、优选的,所述一次沉淀区内部设置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顶部转动连接有转柱;所述安装柱内部设置有用于控制转柱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转柱表面固定连接有摆臂,且摆臂延伸至一组池体的上方;所述摆臂于一次沉淀区、二次沉淀区和消毒区对应位置处均设置有加药机构。
8、优选的,所述摆臂下侧均布有一组支撑轮,且支撑轮分别与各个池体顶部贴合。
9、优选的,所述摆臂于生物处理区和生态净化区对应位置处均设置有捕捞机构;
10、所述捕捞机构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表面设置有拨板;所述拨板两侧均设置有卷曲部;所述卷曲部顶部设置有缺口,卷曲部底部设置有储存腔。
11、优选的,所述安装块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拨板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条,且滑条滑动连接于滑槽内部;所述滑条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板;所述导板与安装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一;所述拨板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生物处理区和生态净化区内部的隔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斜板。
12、优选的,所述储存腔底部设置有出渣口;所述储存腔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部滑动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上端与固定环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二,导杆下端延伸至出渣口内部并固定连接有封堵块;所述生物处理区和生态净化区内部的隔板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收集箱,且收集箱顶部敞口;所述收集箱内部两侧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磁性块,且磁性块与封堵块靠近时互相吸引。
13、优选的,所述卷曲部表面均布有一组通水孔。
14、优选的,所述斜板上侧均布有一组凸起部。
15、优选的,所述收集箱顶部于斜板对应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7、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通过设置多个同心分布的池体,形成一次沉淀区、生物处理区、二次沉淀区、生态净化区和消毒区,工艺设计更加合理、高效,真正实现一体化处理流程,提高对污水的净化程度,减少设施占用面积,能够适用于绝大部分污水类型,并且通过合理设计隔板及溢流槽的位置,使得污水在经过每个区域时,均可以在该区域流动一整个环形,使得每个区域的每个位置均被充分利用到,延长污水在各个区域的停留时间,保证污水受到足够程度的净化过程,提高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18、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在处理过程中通过加药机构向一次沉淀区、二次沉淀区和消毒区内部分别投放絮凝剂和消毒剂,以使得一次沉淀区和二次沉淀区内部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快速絮凝沉降,使得消毒区内部的污水快速消毒,并且通过驱动机构控制转柱和摆臂转动,带动其表面的加药机构不断在各自的区域上方运动,从而提高药剂投放的均匀程度,进一步提高对水体的处理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处理区(3)和生态净化区(5)底部均设置有环形的曝气管(9);所述曝气管(9)通过供气管(10)与外界气源连接;所述曝气管(9)表面均布有一组喷气嘴(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沉淀区(2)内部设置有安装柱(12);所述安装柱(12)顶部转动连接有转柱(13);所述安装柱(12)内部设置有用于控制转柱(13)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转柱(13)表面固定连接有摆臂(14),且摆臂(14)延伸至一组池体(1)的上方;所述摆臂(14)于一次沉淀区(2)、二次沉淀区(4)和消毒区(6)对应位置处均设置有加药机构(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14)下侧均布有一组支撑轮(16),且支撑轮(16)分别与各个池体(1)顶部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14)于生物处理区(3)和生态净化区(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18)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拨板(19)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条(23),且滑条(23)滑动连接于滑槽内部;所述滑条(23)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板(24);所述导板(24)与安装块(18)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一(25);所述拨板(19)底部设置有滚轮(26);所述生物处理区(3)和生态净化区(5)内部的隔板(7)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斜板(2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腔(22)底部设置有出渣口(28);所述储存腔(22)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29);所述固定环(29)内部滑动连接有导杆(30);所述导杆(30)上端与固定环(29)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二(31),导杆(30)下端延伸至出渣口(28)内部并固定连接有封堵块(32);所述生物处理区(3)和生态净化区(5)内部的隔板(7)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收集箱(33),且收集箱(33)顶部敞口;所述收集箱(33)内部两侧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磁性块(34),且磁性块(34)与封堵块(32)靠近时互相吸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曲部(20)表面均布有一组通水孔(3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27)上侧均布有一组凸起部(3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33)顶部于斜板(27)对应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处理区(3)和生态净化区(5)底部均设置有环形的曝气管(9);所述曝气管(9)通过供气管(10)与外界气源连接;所述曝气管(9)表面均布有一组喷气嘴(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沉淀区(2)内部设置有安装柱(12);所述安装柱(12)顶部转动连接有转柱(13);所述安装柱(12)内部设置有用于控制转柱(13)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转柱(13)表面固定连接有摆臂(14),且摆臂(14)延伸至一组池体(1)的上方;所述摆臂(14)于一次沉淀区(2)、二次沉淀区(4)和消毒区(6)对应位置处均设置有加药机构(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14)下侧均布有一组支撑轮(16),且支撑轮(16)分别与各个池体(1)顶部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14)于生物处理区(3)和生态净化区(5)对应位置处均设置有捕捞机构(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18)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拨板(19)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条(23),且滑条(23)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宪东,吴忠水,陈新平,马成远,邢文娜,
申请(专利权)人:无棣县润禹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