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内科用灌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99571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5 13:24
本技术涉及灌肠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用灌肠器,包括注射桶,所述注射桶的左侧可拆卸安装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前端表面可拆卸安装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由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组成,所述左限位板与右限位板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左限位板的右侧壁上部开设有卡口,所述右限位板的左侧壁上部固定安装有卡头,所述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之间开设有与输液管相吻合的开口,通过安装注射桶、刻度纹、肛管、限位件、左限位板、右限位板、卡口、内槽、挤压环、气囊、卡头等装置的设置,具备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改变肛管的长度,提升灌肠器适用范围,具备可根据使用需求增添灌肠液体的量,便于灌肠液体的注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灌肠器,具体为一种消化内科用灌肠器


技术介绍

1、灌肠器又叫灌肠袋、清肠器,国家药监局审批的名称叫做排便清肠器,灌肠器属于一类医疗保健仪器,灌肠器主要是利用温水、盐水、各种灌肠液或者咖啡溶液等对大肠进行清洁,主要用于医疗机构治疗便秘,肛肠疾患等等;

2、现有的灌肠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人体自然反应,会不自觉的闭合肛门处的括约肌,易造成脱落的情况,同时现有的灌肠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便于涂抹润滑油的问题;

3、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9614563u)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用灌肠器,该装置通过环状支撑板、气囊、注油管、吸盘等结构的设置,可避免灌肠器在工作中易从肛门内滑出的问题,并达到了便于涂抹润滑油的目的;

4、现有的技术虽然解决了现有的灌肠器在使用中易出现脱落和不便于涂抹润滑油的问题,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该装置的肛管和环状支撑板为固定状态,环状支撑板不可调节,肛管裸露在外的长度受到了限制,无法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改变肛管的长度,导致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化内科用灌肠器,包括注射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桶(1)的左侧可拆卸安装有输液管(2),所述输液管(2)的前端表面可拆卸安装有限位件(3),所述限位件(3)由左限位板(31)和右限位板(32)组成,所述左限位板(31)与右限位板(32)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左限位板(31)的右侧壁上部开设有固定口(35),所述右限位板(32)的左侧壁上部固定安装有卡头(3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用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限位板(31)和右限位板(32)之间开设有与输液管(2)相吻合的卡口,所述左限位板(31)左侧前端设置有吸盘(33)、后端设置有抽气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内科用灌肠器,包括注射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桶(1)的左侧可拆卸安装有输液管(2),所述输液管(2)的前端表面可拆卸安装有限位件(3),所述限位件(3)由左限位板(31)和右限位板(32)组成,所述左限位板(31)与右限位板(32)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左限位板(31)的右侧壁上部开设有固定口(35),所述右限位板(32)的左侧壁上部固定安装有卡头(3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用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限位板(31)和右限位板(32)之间开设有与输液管(2)相吻合的卡口,所述左限位板(31)左侧前端设置有吸盘(33)、后端设置有抽气件(34),且抽气件(34)与吸盘(33)连接,所述右限位板(32)结构与左限位板(31)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用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限位板(31)的卡口内开设有内槽(36),所述内槽(36)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挤压环(37),所述内槽(36)的内部放置有气囊(38),且气囊(38)位于挤压环(37)的后方,所述气囊(38)内填充有润滑油(3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用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环(37)与气囊(38)的接触面为尖角面,所述左限位板(31)的前端表面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鸿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