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电线路,具体为输电线路大风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输电线路是用变压器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再经断路器等控制设备接入输电线路来实现;结构形式,输电线路分为架空输电线路和电缆线路,在大风天气时,输电线路可能会受到风力的影响导致损毁,这时就需要使用到大风监测预警装置。
2、然而现有的大风监测预警装置在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现有的大风监测预警装置在使用中不便于对其进行安装,现有的大风监测预警装置的安装位置较为固定,有些安装在输电线路的远处,有些安装在输电线路的近处,但是不便于对装置的位置进行自由调节,同时不便于对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输电线路大风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顶端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顶端设有三个限位管,位于顶部所述限位管顶端设有固定柱,所述限位管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四个第一弧形槽,所述连接管顶端开设有四个第二弧形槽,所述固定柱底端开设有盲孔,所述固定柱底端开设有四个
...【技术保护点】
1.输电线路大风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包括连接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1)顶端设有连接管(2),所述连接管(2)顶端设有三个限位管(3),位于顶部所述限位管(3)顶端设有固定柱(4),所述限位管(3)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四个第一弧形槽,所述连接管(2)顶端开设有四个第二弧形槽,所述固定柱(4)底端开设有盲孔,所述固定柱(4)底端开设有四个第三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第二弧形槽和第三弧形槽内腔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板(28),所述弹性板(28)一侧固定连接在相邻的第二弧形槽内腔,所述固定柱(4)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F形杆(26),所述F形杆(26)前侧均设有太阳能板(5)
...【技术特征摘要】
1.输电线路大风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包括连接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1)顶端设有连接管(2),所述连接管(2)顶端设有三个限位管(3),位于顶部所述限位管(3)顶端设有固定柱(4),所述限位管(3)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四个第一弧形槽,所述连接管(2)顶端开设有四个第二弧形槽,所述固定柱(4)底端开设有盲孔,所述固定柱(4)底端开设有四个第三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第二弧形槽和第三弧形槽内腔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板(28),所述弹性板(28)一侧固定连接在相邻的第二弧形槽内腔,所述固定柱(4)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f形杆(26),所述f形杆(26)前侧均设有太阳能板(5),所述太阳能板(5)后侧靠近顶部和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管,若干个所述固定管套设在相邻的f形杆(26)外侧边缘,所述f形杆(26)外侧边缘远离固定柱(4)的一侧均开设有内螺纹,所述f形杆(26)远离固定柱(4)的一端均螺纹连接有螺纹筒(27),所述固定柱(4)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5),所述固定杆(25)后端固定连接有箱体(8),所述连接柱(1)外侧边缘设有限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大风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活动环(15),所述活动环(15)套设在连接柱(1)外侧边缘,所述活动环(15)外侧边缘固定连接有四个u型块(14),所述u型块(14)内腔均铰接有摆动杆(13),所述摆动杆(13)远离活动环(1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l形板(6),所述连接l形板(6)外侧边缘均开设有连接槽,相邻的四个所述连接槽内腔共同贯穿设有半圆杆(17),所述半圆杆(17)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内腔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腔共同螺纹连接有活动螺栓(22),所述活动环(15)外侧边缘开设有四个第二螺纹孔,所述连接柱(1)外侧边缘开设有第三螺纹孔,相邻的所述第二螺纹孔和第三螺纹孔内腔共同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舒豪,龙辉,杨昊灵,何东,陈奇,邓禹,张权林,王晓兵,杨沛东,刘伟彬,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德阳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