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微电网安全管控系统及其管控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99239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5 1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能微电网安全管控系统及其管控方法,包括管控柜体,所述管控柜体内部的上端开设有连接腔,还包括接口拓展坞,其安装在所述连接腔内部的前侧,还包括第一传动腔,其开设在所述连接腔的外部,所述第一传动腔内部的两侧转动设置有旋转轴,且旋转轴的一端均延伸至连接腔的内部,所述旋转轴位于连接腔内部的一端均安装有凹型夹持块,还包括升降座,其设置在所述管控柜体两侧的下侧,所述升降座的内部上侧均开设有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二传动腔内部的前后侧均转动设置有螺纹杆。该储能微电网安全管控系统方便安装多种显示设备,实现快速数据接入,提升安全管控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微电网安全管控,具体为一种储能微电网安全管控系统及其管控方法


技术介绍

1、储能微电网是一种利用可控分布式电源在特定区域内为用户提供电能的小型电力系统,它集成了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相关负荷以及监控和保护装置,这种系统具有高效转换和存储电能的特点,但在运行过程中也面临着多重安全风险,如电源设备的故障、储能电池的过充过放、电气设备的短路等,为了确保储能微电网的稳定运行、降低安全风险、优化资源配置并提升系统收益,同时满足相关政策要求,安全管控系统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安全管控系统,可以对储能微电网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预防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从而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高效和可靠运行。

2、例如公告号cn209057433u的中国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装置》,包括管控柜体和液冷降温装置,管控柜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脚,管控柜体的下端设置有储存柜,管控柜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散热格栅,管控柜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与管控柜体的固定连接,固定板上设置有集成控制装置,集成控制装置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液冷降温装置;散热格栅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上设置有滤尘干燥盒,散热风扇上还固定连接有连接管。

3、上述现有技术虽然解决了现有设计未设置散热防潮装置,易发生故障的问题,但是该安全管控装置的质量大,导致移动不方便,同时该装置安全管控时需要使用显示屏,而当系统运行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异常或潜在的安全风险时,安全管控的频率就会相对较低,这就导致显示屏的使用并不是经常性的,显示屏的设置增加了成本,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储能微电网安全管控系统及其管控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微电网安全管控系统及其管控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安全管控系统的整体移动不方便和显示屏的设置导致增加了成本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储能微电网安全管控系统,包括管控柜体,所述管控柜体内部的上端开设有连接腔;

3、还包括接口拓展坞,其安装在所述连接腔内部的前侧;

4、还包括第一传动腔,其开设在所述连接腔的外部,所述第一传动腔内部的两侧转动设置有旋转轴,且旋转轴的一端均延伸至连接腔的内部,所述旋转轴位于连接腔内部的一端均安装有凹型夹持块;

5、还包括升降座,其设置在所述管控柜体两侧的下侧,所述升降座的内部上侧均开设有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二传动腔内部的前后侧均转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升降块,且升降块均与第二传动腔滑动配合,所述升降座下端的两侧开设有收纳腔;

6、还包括消防盒,其设置在所述管控柜体两侧的上侧,且消防盒与管控柜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消防盒内部的下端均设置有压力罐,所述压力罐的上方设置有存储腔,且存储腔的内部填充有防火胶粉。

7、优选的,所述旋转轴位于第一传动腔内部一端的外壁均设置有传动蜗轮,所述传动蜗轮的下方均设置有传动蜗杆,所述传动蜗杆的一端均与第一传动腔转动连接,且传动蜗杆均与传动蜗轮蜗杆传动。

8、优选的,所述传动蜗杆的后端均焊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传动腔内部后端的一侧转动设置有第二转杆,且第二转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一传动腔的外部,所述第一传动腔内部的后端设置有三个等距分布的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壁均与第二转杆的外壁相连接,且第一轴承的外壁均与第一传动腔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二转杆位于第一传动腔内部一端的两侧和第一转杆的后端均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且第一锥形齿轮之间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杆位于第一传动腔外部的一端安装有手轮。

9、优选的,所述凹型夹持块的内部均滑动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与凹型夹持块之间通过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弹簧相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上端均焊接有第三转杆,且第三转杆均与第二传动腔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腔内部上端的前后侧设置有第四转杆,所述第四转杆的外部均设置有两个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壁均与第四转杆的外壁相连接,且第二轴承的外壁均与第二传动腔的内壁相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腔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设置有第五转杆,且第五转杆与第二传动腔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杆的两端、第三转杆外壁的上侧和第五转杆外壁的下侧均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且第二锥形齿轮之间啮合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消防盒内部的前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消防盒前端的上侧均安装有烟雾传感器,所述消防盒前端的下侧均安装有室温传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和室温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13、优选的,所述存储腔的前方安装有文丘里喷射器,所述文丘里喷射器的下方设置有电磁阀,且电磁阀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导向连接,所述消防盒的上端设置有均流板,所述压力罐、电磁阀、文丘里喷射器、存储腔和均流板之间均通过连接管相连接。

14、优选的,所述收纳腔的内部均设置有滚轮,且滚轮均收纳腔滑动配合,所述升降块下端的前后侧均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均贯穿第二传动腔并延伸至收纳腔的内部,且连接杆的一端均与滚轮相连接。

15、储能微电网安全管控系统的管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6、步骤一:启动电机,在联轴器传动下使第五转杆转动,第五转杆会带动其中一个第二锥形齿轮转动,在该第二锥形齿轮与两侧的第二锥形齿轮之间的啮合传动下会使第四转杆转动,第二轴承保证第四转杆转动平稳性,第四转杆会带动另一端的第二锥形齿轮转动,在该第二锥形齿轮的啮合传动下使第三转杆带动螺纹杆同步转动,螺纹杆会带动升降块转动,升降块与第二传动腔滑动配合会产生轴向限位,使升降块的转动转化为上下的垂直移动,使升降块下移,升降块通过连接杆会带动滚轮移出收纳腔的内部,使滚轮与地面接触并且支撑起管控柜体,在滚轮的固定下,操作人员推动管控柜体进行移动;

17、步骤二:管控柜体移动至合适位置后使电机反转,使滚轮移入收纳腔的内部,完成管控柜体的固定;

18、步骤三:进行储能微电网安全管控时,将显示设备的两端卡入凹型夹持块的内部,使显示设备的边框与推板相贴合,在弹簧的挤压下使推板对显示设备进行夹持固定,通过数据线将显示设备的连接口与接口拓展坞相连接,使储能微电网安全管控数据显示在显示设备上;

19、步骤四:操作人员转动手轮,手轮带动第二转杆转动,第一轴承保证了第二转杆转动平稳性,第二转杆在第一锥形齿轮的啮合传动下会使第一转杆同步转动,第一转杆会带动传动蜗杆同步转动,传动蜗杆与传动蜗轮之间蜗杆传动,会通过带动传动蜗轮使旋转轴同步转动,旋转轴会带动凹型夹持块同步转动,对显示设备的显示角度进行调整,使储能微电网安全管控数据清晰、易读;

20、步骤五:烟雾传感器会对管控柜体附近烟雾情况进行检测,室温传感器会对室温进行检测,二者均会将检测数据输送至控制器上,操作人员预选设置好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微电网安全管控系统,包括管控柜体(1),所述管控柜体(1)内部的上端开设有连接腔(2),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微电网安全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7)位于第一传动腔(8)内部一端的外壁均设置有传动蜗轮(9),所述传动蜗轮(9)的下方均设置有传动蜗杆(10),所述传动蜗杆(10)的一端均与第一传动腔(8)转动连接,且传动蜗杆(10)均与传动蜗轮(9)蜗杆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储能微电网安全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蜗杆(10)的后端均焊接有第一转杆(11),所述第一传动腔(8)内部后端的一侧转动设置有第二转杆(12),且第二转杆(12)的一端延伸至第一传动腔(8)的外部,所述第一传动腔(8)内部的后端设置有三个等距分布的第一轴承(15),所述第一轴承(15)的内壁均与第二转杆(12)的外壁相连接,且第一轴承(15)的外壁均与第一传动腔(8)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二转杆(12)位于第一传动腔(8)内部一端的两侧和第一转杆(11)的后端均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14),且第一锥形齿轮(14)之间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杆(12)位于第一传动腔(8)外部的一端安装有手轮(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微电网安全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夹持块(4)的内部均滑动设置有推板(6),所述推板(6)与凹型夹持块(4)之间通过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弹簧(5)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微电网安全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20)的上端均焊接有第三转杆(22),且第三转杆(22)均与第二传动腔(19)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腔(19)内部上端的前后侧设置有第四转杆(23),所述第四转杆(23)的外部均设置有两个第二轴承(25),所述第二轴承(25)的内壁均与第四转杆(23)的外壁相连接,且第二轴承(25)的外壁均与第二传动腔(19)的内壁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储能微电网安全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腔(19)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电机(26),所述电机(26)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设置有第五转杆(27),且第五转杆(27)与第二传动腔(19)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杆(23)的两端、第三转杆(22)外壁的上侧和第五转杆(27)外壁的下侧均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24),且第二锥形齿轮(24)之间啮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微电网安全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盒(28)内部的前侧设置有控制器(38),所述消防盒(28)前端的上侧均安装有烟雾传感器(29),所述消防盒(28)前端的下侧均安装有室温传感器(30),所述烟雾传感器(29)和室温传感器(30)的输出端均与控制器(3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储能微电网安全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腔(34)的前方安装有文丘里喷射器(33),所述文丘里喷射器(33)的下方设置有电磁阀(32),且电磁阀(32)的输入端与控制器(38)的输出端导向连接,所述消防盒(28)的上端设置有均流板(36),所述压力罐(31)、电磁阀(32)、文丘里喷射器(33)、存储腔(34)和均流板(36)之间均通过连接管(35)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微电网安全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腔(16)的内部均设置有滚轮(17),且滚轮(17)均收纳腔(16)滑动配合,所述升降块(21)下端的前后侧均焊接有连接杆(18),所述连接杆(18)的一端均贯穿第二传动腔(19)并延伸至收纳腔(16)的内部,且连接杆(18)的一端均与滚轮(17)相连接。

10.基于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储能微电网安全管控系统的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微电网安全管控系统,包括管控柜体(1),所述管控柜体(1)内部的上端开设有连接腔(2),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微电网安全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7)位于第一传动腔(8)内部一端的外壁均设置有传动蜗轮(9),所述传动蜗轮(9)的下方均设置有传动蜗杆(10),所述传动蜗杆(10)的一端均与第一传动腔(8)转动连接,且传动蜗杆(10)均与传动蜗轮(9)蜗杆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储能微电网安全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蜗杆(10)的后端均焊接有第一转杆(11),所述第一传动腔(8)内部后端的一侧转动设置有第二转杆(12),且第二转杆(12)的一端延伸至第一传动腔(8)的外部,所述第一传动腔(8)内部的后端设置有三个等距分布的第一轴承(15),所述第一轴承(15)的内壁均与第二转杆(12)的外壁相连接,且第一轴承(15)的外壁均与第一传动腔(8)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二转杆(12)位于第一传动腔(8)内部一端的两侧和第一转杆(11)的后端均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14),且第一锥形齿轮(14)之间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杆(12)位于第一传动腔(8)外部的一端安装有手轮(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微电网安全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夹持块(4)的内部均滑动设置有推板(6),所述推板(6)与凹型夹持块(4)之间通过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弹簧(5)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微电网安全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20)的上端均焊接有第三转杆(22),且第三转杆(22)均与第二传动腔(19)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腔(19)内部上端的前后侧设置有第四转杆(23),所述第四转杆(23)的外部均设置有两个第二轴承(25),所述第二轴承(25)的内壁均与第四转杆(23)的外壁相连接,且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占锋鞠思雯张亚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多益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