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润滑轴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98784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5 13:20
本技术属于轴套领域,尤其是一种自润滑轴套,针对现有的轴套在进行润滑时,无论装置使用与否,润滑油都在持续使用,进而导致润滑油用量过快,需要多次上料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轴套本体,所述轴套本体包括轴套壳和内芯,所述内芯位于轴套壳的内部,所述轴套壳和内芯的两端均设置有端盖,两个所述端盖呈对称设置,所述轴套壳和内芯之间形成有用于存放润滑油的腔室,本技术中,通过加油孔向轴套壳和内芯之间的间隙加入润滑油,加油孔设置有两个,方便加油操作的进行,输出端会带动多个转动轴转动,推动杆推动连接板横向移动,润滑油通过条形孔进入油槽的内部,可以将润滑油送出,装置停止运行时,则润滑油不会滴出,减少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轴套,尤其涉及一种自润滑轴套


技术介绍

1、轴套是套在转轴上的筒状机械零件,是滑动轴承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来说,轴套与轴承座采用过盈配合,而与轴采用间隙配合,轴套和轴承的相同之处是两者都承受轴的载荷,而两者的不同之处是轴套是整体结构的,转动时是轴和轴套之间相对运动;而轴承是分体式的,转动时是轴承自身内外圈相对运动。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轴套其实就是滑动轴承的一种。

2、经检索,公告号为cn218670228u的技术涉及轴套结构
,具体地说是一种自润滑轴套,设有轴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套本体设为环形,环形的轴套本体的内壁上均布设有至少三个两端开口的储油槽,所述的储油槽的截面呈弧形,储油槽内设有甩油销钉,所述的甩油销钉呈圆柱状,圆柱状的甩油销钉的侧壁分别与储油槽的槽面和穿入轴套本体的输出轴相接触,具有结构简单、耐磨性好、稳定性高、寿命提高等。

3、该种轴套在进行润滑时,无论装置使用与否,润滑油都在持续使用,进而导致润滑油用量过快,需要多次上料,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b>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润滑轴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圆槽(13)内部的对称设置的两个转动轴(5),两个所述转动轴(5)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圆柱(12),所述圆柱(12)的直径小于转动轴(5)的直径,所述圆柱(12)的外壁固定套设有多个凸起(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腔室内部的连接板(16),所述连接板(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杆(17),所述内芯(6)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圆孔(14),所述圆孔(14)与圆槽(13)相连通,所述推动杆(17)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润滑轴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圆槽(13)内部的对称设置的两个转动轴(5),两个所述转动轴(5)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圆柱(12),所述圆柱(12)的直径小于转动轴(5)的直径,所述圆柱(12)的外壁固定套设有多个凸起(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腔室内部的连接板(16),所述连接板(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杆(17),所述内芯(6)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圆孔(14),所述圆孔(14)与圆槽(13)相连通,所述推动杆(17)滑动贯穿圆孔(14)并与凸起(15)配合使用,所述连接板(16)的一侧与轴套壳(1)的一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弹簧(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宗发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川钨硬质合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