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绍泽专利>正文

人行道高架隧道式直通车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98781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和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是一种人行道高架隧道式直通车技术,由高架支撑承载体系、凹槽路基、微型轨道、滴灌绿化带、上下客站、上下客梯、微型列车、太阳能发电装置等主要技术构成,是在人行道等空闲地段架设有足够支撑承载力的高架支撑承载体系支撑固定一条水平式凹槽路基,把轨道嵌入凹槽路基的凹槽内再把柔性太阳能发电板固定在顶部的拱形支架上形成高架隧道式微型轨道,以独立供电方式由隧道内的架空线供电驱动微型列车行驶运载乘客和供电给其它负载。把各条高架隧道式微型轨道连接互通成轨道网,方便出行人们更多依靠人行道高架隧道式直通车出行,降低出行人们自驾或乘坐汽车的频率,减少城市车流量从而改善交通堵塞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行道高架隧道式直通车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和太阳能发电
,是一种人行道高架隧道式直通车技 术。为了改善交通堵塞状况,大中城市通过建设地铁、高架路、高架桥、隧道、轻轨等渠道对有限的道路交通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但是目前还没有对人行道资源进行充分地利用, 还可以通过建设人行道高架隧道式直通车来改善城市交通堵塞状况。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人行道高架隧道式直通车技术,因为它的行驶不受交 通信号灯限制直接快速通行,尤其适合用作改善城市交通堵塞。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在人行道等空闲地段架设有足够支撑承载力的高架 支撑承载体系来支撑固定一条采用柔性太阳能发电板覆盖顶部形成的隧道式微型轨道,以 独立供电方式通过架设布置在隧道内的架空线供电给微型客车行驶运载乘客和供电给其 它负载。把各条高架隧道式微型轨道连接互通成轨道网来方便人们出行,减少出行人们对 汽车的依赖,更多的依靠人行道高架隧道式直通车出行。通过降低出行人们自驾或乘坐汽 车的频率,减少城市车流量来改善城市交通堵塞,从而实现了本专利技术任务。本专利技术由高架支撑承载体系、凹槽路基、微型轨道、滴灌绿化带、上下客站、上下客 梯、微型客车、太阳能发电装置等主要技术构成。如下通过各主要技术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用钢结构等在人行道等空闲地段架设有足够支撑承载力的高架支撑承载体系支 撑固定一条水平式凹槽路基,把轨道嵌入凹槽路基的凹槽内再把柔性太阳能发电板固定在 顶部的拱形支架上形成高架隧道式微型轨道。采取先将太阳能发电系统所发出的电能储存 到电池组转换成为化学能,然后从电池组把化学能转换成为电流的独立供电方式由架设布 置在隧道内的架空线供电驱动微型客车行驶运载乘客和供电给其它负载。选用能够吸收太 阳全光谱能量的太阳能板来吸收包括赤橙黄绿青蓝紫在内的可见光部分和紫外线以及红 外线等不可见光部分,使全天候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在阴雨天照样能够发电供给负载,把太 阳能电池组、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组等组成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安装在隧道内凹槽路基上, 隧道外凹槽路基的两侧埋藏有滴灌水管培植大量的滴灌绿化带。一条高架隧道式微型轨道 的途中设有多个上下客站,每个上下客站安装有升降式或者固定式上下客梯,上车的乘客 从上客梯走到微型客车里面,下车的乘客从下客梯走到人行道。本专利技术只是对人行道上空的充分利用,不影响人们行走和车辆行驶,能够在交通 堵塞严重的市区人行道以及线路相对固定客流相对集中的许多场所建设使用,具有缓解人 口与交通关系紧张的矛盾,改善交通堵塞状况,造福人类的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行道高架隧道式直通车技术,由高架支撑承载体系、凹槽路基、微型轨道、滴灌绿化带、上下客站、上下客梯、微型列车、太阳能发电装置等主要技术构成,是在人行道等空闲地段架设有足够支撑承载力的高架支撑承载体系,支撑固定一条隧道式微型轨道供用电力驱动的微型列车运载乘客,其特征在于:把柔性太阳能发电板固定在微型轨道顶部的拱形支架上形成高架隧道式微型轨道。

【技术特征摘要】
CN 2009-12-8 200910213655.6一种人行道高架隧道式直通车技术,由高架支撑承载体系、凹槽路基、微型轨道、滴灌绿化带、上下客站、上下客梯、微型列车、太阳能发电装置等主要技术构成,是在人行道等空闲地段架设有足够支撑承载力的高架支撑承载体系,支撑固定一条隧道式微型轨道供用电力驱动的微型列车运载乘客,其特征在于把柔性太阳能发电板固定在微型轨道顶部的拱形支架上形成高架隧道式微型轨道。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行道高架隧道式直通车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绍泽
申请(专利权)人:杨绍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