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手术室病人用固定装置,属于医疗设备。
技术介绍
1、手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和抢救手段,在手术过程中为了避免患者身体不自主的抖动,需要在手术时借助固定装置对患者的四肢进行固定,以保证手术的安全进行。
2、现有的手术病人用固定装置通过约束带对患者四肢进行捆绑,在将约束带固定在手术床上,约束带具有一定的弹性,捆绑约束后,患者的四肢仍可小范围移动,且捆绑带约束时舒适性较差,容易产生勒痕,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手术室病人用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手术室病人用固定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设计一种手术室病人用固定装置,包括配重底座和自锁式万向轮,所述自锁式万向轮转动设在配重底座底部表面;
4、所述配重底座上表面焊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腔活动插接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顶部垂直焊接有升降横杆,所述升降横杆两端活动连接有高度调节杆,所述高度调节杆顶部横向连接有横向调节架;
5、所述横向调节架端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固定座,所述弧形固定座下表面设有气囊。
6、优选的,所述弧形固定座顶部表面设有气嘴,所述气嘴上活动插接有充气筒。
7、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杆顶部表面贯穿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腔活动插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端部与横向调节架相连接。
8、优选的,所述升降横杆两
9、优选的,所述升降横杆两端表面和高度调节杆顶部表面均螺纹连接有锁紧丝杆,所述锁紧丝杆端部抵接在高度调节杆和导向杆表面。
10、优选的,所述固定筒内腔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活塞杆顶部与升降柱相连接。
1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手术室病人用固定装置,有益效果在于:
12、1.本新型,弧形固定座压在患者的手腕或脚腕处,可对患者四肢进行固定,气囊在膨胀后可对手腕或脚腕挤紧,可提升对手腕或脚腕的固定的稳定性,同时也提升四肢固定处的舒适性,且弧形固定座在手术床两侧对四肢进行固定,减少对手术床上方空间的占用,可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手术操作。
13、2.本新型,通过控制电动伸缩杆进行伸长,电动伸缩杆将推动升降柱从固定筒内顶出,可对弧形固定座的高度进行快速的调节,同时高度调节杆与贯穿孔相插接,通过高度调节杆可对弧形固定座的高度进行快速的微调,升降柱与导向孔相搭配,可对弧形固定座之间的间距进行快速的调节,调节非常灵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术室病人用固定装置,包括配重底座(1)和自锁式万向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式万向轮(2)转动设在配重底座(1)底部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室病人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固定座(8)顶部表面设有气嘴(10),所述气嘴(10)上活动插接有充气筒(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室病人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杆(6)顶部表面贯穿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腔活动插接有导向杆(12),所述导向杆(12)端部与横向调节架(7)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室病人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横杆(5)两端贯穿开设有贯穿孔(13),所述高度调节杆(6)活动插接在贯穿孔(13)内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室病人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横杆(5)两端表面和高度调节杆(6)顶部表面均螺纹连接有锁紧丝杆,所述锁紧丝杆端部抵接在高度调节杆(6)和导向杆(12)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室病人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3)内腔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室病人用固定装置,包括配重底座(1)和自锁式万向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式万向轮(2)转动设在配重底座(1)底部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室病人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固定座(8)顶部表面设有气嘴(10),所述气嘴(10)上活动插接有充气筒(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室病人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杆(6)顶部表面贯穿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腔活动插接有导向杆(12),所述导向杆(12)端部与横向调节架(7)相连接。
4.根据权...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