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基于picc护理的智能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简称picc)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在临床应用中日益广泛。picc管通过外周静脉(如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为患者提供长期、稳定、安全的静脉输液、化疗、营养支持等医疗服务。
2、患者在进行picc护理时,由于穿刺过程本身带来的疼痛和不适,加上对治疗效果的担心,常常会产生紧张和恐惧的情绪。这种情绪状态下,患者的肌肉可能会出现不自主的收缩,进而影响穿刺位置的稳定性。
3、其次,在picc管输送过程中,需要确保导管能够以稳定的速度和平滑的轨迹进入静脉,以减少对患者血管的损伤。传统的picc管输送方式往往依赖于医护人员的操作经验,难以保证每次操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并且picc管的伸入长度是关系到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的关键因素。过长的导管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而过短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PICC护理的智能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ICC护理的智能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朝向调节组件(21)包括转动连接在底盘(10)中部的支柱(211),所述支柱(211)的底部外圈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12),所述第一齿轮(212)活动套接在底盘(10)的内腔,所述底盘(10)的内腔右侧滑动连接有齿形板(213),所述齿形板(213)活动插接在第一齿轮(212)的齿槽内,所述齿形板(2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拉杆(214),所述第一拉杆(214)的顶部伸出底盘(10),所述齿形板(21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picc护理的智能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icc护理的智能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朝向调节组件(21)包括转动连接在底盘(10)中部的支柱(211),所述支柱(211)的底部外圈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12),所述第一齿轮(212)活动套接在底盘(10)的内腔,所述底盘(10)的内腔右侧滑动连接有齿形板(213),所述齿形板(213)活动插接在第一齿轮(212)的齿槽内,所述齿形板(2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拉杆(214),所述第一拉杆(214)的顶部伸出底盘(10),所述齿形板(21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15),所述第一弹簧(215)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底盘(10)的内腔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picc护理的智能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组件(22)包括滑动连接在支柱(211)内腔的滑柱(221),所述滑柱(221)的内腔开设有插槽(222),所述支柱(211)的内腔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拉杆(223),所述第二拉杆(223)的外圈固定连接有插块(224),所述插块(224)的外圈活动插接在插槽(22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picc护理的智能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1)包括固定连接在滑柱(221)顶部的支撑板(311),所述支撑板(31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软垫(312),所述支撑板(31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动导轨(313),所述电动导轨(31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夹板(3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picc护理的智能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架组件(32)包括开设在支撑板(311)后侧左右两侧的连接槽(321),所述连接槽(321)内活动插接有架体(322),所述支撑板(311)的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栓(323),所述螺栓(323)的底端贯穿架体(322)与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卫茹,任亚如,闫小龙,刘红岗,侯丽华,王颖,李钰芳,刘俏,吕倩,郭雅婷,赵倩,吴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