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瓦,尤其涉及一种轴瓦的冷却结构及其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1、在重机组中运转的主轴外壁通常采用轴瓦配合,由于其运行的工况差、载荷高,轴瓦内壁容易引起高温,影响主轴与轴瓦的使用寿命,常规的手段是通过在主轴与轴瓦之间通入冷却油降温。通常在轴瓦外壁一侧开孔,孔道直通轴瓦内壁,孔道内通入冷却油后,冷却油在主轴与轴瓦之间的间隙通道内流动并从轴瓦的端面一侧卸流流出,卸流方向沿轴瓦轴向,而主轴在高速转动时带动冷却油同向转动,冷却油的转动方向面与卸流方向形成90度夹角,导致部分冷却油无法及时卸流,并在轴瓦与主轴之间停留时间过程,影响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轴瓦的冷却结构及其制造工艺,轴瓦内冷却油不容易留置,有利于降低轴瓦工作温度。
2、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瓦的冷却结构,包括轴瓦主体、涂层、插装部件,涂层覆盖于轴瓦主体内壁,插装部件包括插杆、插装部件主体,插装部件主体沿涂层径向插入涂层,插装部件主体位于涂层内壁一侧,轴瓦主体设有通孔一,插杆穿过涂层并过盈配合插入通孔一,插装部件设有通孔二,通孔二两端分别与通孔一、涂层径向内侧的腔体连通,通孔一内安装有单向阀,单向阀位于插杆远离涂层一侧,单向阀的允许流通方向为沿轴瓦主体径向向外,通孔一沿轴瓦主体周向均布有多个,且其中至少有一个通孔一作为进油口,以使得外界冷却油通过该通孔一能够打入涂层径向内侧的腔体内,作为进油口的通孔一内不安装单向阀。
3、进一步的,插装部
4、进一步的,插装部件主体设有凹槽,凹槽位于插装部件主体靠近轴瓦主体中心一侧,凹槽一侧与通孔二连通,另一侧与涂层径向内侧的腔体连通。
5、进一步的,插装部件主体与轴瓦主体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涂层填充间隙。
6、进一步的,还包括间隙部,间隙部位于涂层径向内侧,间隙部与通孔二连通。
7、进一步的,轴瓦主体包括瓦块一、瓦块二,瓦块一、瓦块二拼接安装,涂层包括涂层一、涂层二,涂层一覆盖于瓦块一内壁,涂层二覆盖于瓦块二内壁。
8、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轴瓦冷却结构的制造工艺,用于加工轴瓦的冷却结构,包括如下步骤:
9、①将插装部件插入轴瓦主体安装,插杆过盈配合插入通孔一,插装部件主体与轴瓦主体内壁之间形成填充间隙;
10、②插装部件主体远离轴瓦主体内壁一端固定安装挡块,以使挡块在插装部件主体靠近轴瓦主体中心一侧形成遮挡;
11、③在轴瓦主体内壁喷涂涂层;
12、④拆除挡块,在插装部件主体靠近轴瓦主体中心一侧磨削加工;
13、⑤在通孔一内安装单向阀。
14、进一步的,插装部件主体靠近轴瓦主体中心一侧磨削后,插装部件主体不露出涂层内壁径向内侧。
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6、作为进油口的通孔一通入冷却油,冷却油流入间隙部内,冷却油沿主轴外壁从轴瓦主体两侧端面流出,在主轴高速转动带动下下,冷却油产生转动,并对主轴各处外壁形成冷却,由于靠近轴瓦主体中心的冷却油不容易排出,长时间停留容易引起轴瓦主体内壁高温,因此通过设置凹槽、通孔二、通孔一形成的排油通道,通过主轴高速旋转将该部分冷却油甩出,同时在通孔一内设置单向阀,使得间隙部内保证一定的流通压力,防止冷却油过少,当压力达到单向阀流通压力时,单向阀才能打开并将冷却油外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瓦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轴瓦主体(1)、涂层(13)、插装部件(2),所述涂层(13)覆盖于所述轴瓦主体(1)内壁,所述插装部件(2)包括插杆(21)、插装部件主体(22),所述插装部件主体(22)沿所述涂层(13)径向插入所述涂层(13),所述插装部件主体(22)位于所述涂层(13)内壁一侧,所述轴瓦主体(1)设有通孔一(14),所述插杆(21)穿过所述涂层(13)并过盈配合插入所述通孔一(14),所述插装部件(2)设有通孔二(23),所述通孔二(23)两端分别与所述通孔一(14)、所述涂层(13)径向内侧的腔体连通,所述通孔一(14)内安装有单向阀(7),所述单向阀(7)位于所述插杆(21)远离所述涂层(13)一侧,所述单向阀(7)的允许流通方向为沿所述轴瓦主体(1)径向向外,所述通孔一(14)沿所述轴瓦主体(1)周向均布有多个,且其中至少有一个所述通孔一(14)作为进油口,以使得外界冷却油通过该所述通孔一(14)能够打入所述涂层(13)径向内侧的腔体内,作为进油口的所述通孔一(14)内不安装所述单向阀(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瓦的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瓦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装部件主体(22)设有凹槽(221),所述凹槽(221)位于所述插装部件主体(22)靠近所述轴瓦主体(1)中心一侧,所述凹槽(221)一侧与所述通孔二(23)连通,另一侧与所述涂层(13)径向内侧的腔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瓦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装部件主体(22)与所述轴瓦主体(1)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涂层(13)填充所述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瓦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间隙部(6),所述间隙部(6)位于所述涂层(13)径向内侧,所述间隙部(6)与所述通孔二(23)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瓦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瓦主体(1)包括瓦块一(11)、瓦块二(12),所述瓦块一(11)、瓦块二(12)拼接安装,所述涂层(13)包括涂层一(131)、涂层二(132),所述涂层一(131)覆盖于所述瓦块一(11)内壁,所述涂层二(132)覆盖于所述瓦块二(12)内壁。
7.一种轴瓦冷却结构的制造工艺,用于加工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轴瓦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轴瓦冷却结构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装部件主体(22)靠近所述轴瓦主体(1)中心一侧磨削后,所述插装部件主体(22)不露出所述涂层(13)内壁径向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瓦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轴瓦主体(1)、涂层(13)、插装部件(2),所述涂层(13)覆盖于所述轴瓦主体(1)内壁,所述插装部件(2)包括插杆(21)、插装部件主体(22),所述插装部件主体(22)沿所述涂层(13)径向插入所述涂层(13),所述插装部件主体(22)位于所述涂层(13)内壁一侧,所述轴瓦主体(1)设有通孔一(14),所述插杆(21)穿过所述涂层(13)并过盈配合插入所述通孔一(14),所述插装部件(2)设有通孔二(23),所述通孔二(23)两端分别与所述通孔一(14)、所述涂层(13)径向内侧的腔体连通,所述通孔一(14)内安装有单向阀(7),所述单向阀(7)位于所述插杆(21)远离所述涂层(13)一侧,所述单向阀(7)的允许流通方向为沿所述轴瓦主体(1)径向向外,所述通孔一(14)沿所述轴瓦主体(1)周向均布有多个,且其中至少有一个所述通孔一(14)作为进油口,以使得外界冷却油通过该所述通孔一(14)能够打入所述涂层(13)径向内侧的腔体内,作为进油口的所述通孔一(14)内不安装所述单向阀(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瓦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装部件主体(22)不露出所述涂层(13)内壁径向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瓦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装部件主体(22)设有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中外,傅珏奕,金晶,郭煌莎,许燕君,许培永,李淼锋,戴琼超,马拉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申发轴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