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门冬孢子体诱导及提高溴仿含量的规模化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98362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5 1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门冬孢子体诱导及提高溴仿含量的规模化培养方法。该方法分为三步,第一步诱导海门冬配子体获取丝状孢子体,将匍匐枝或主枝切成1‑2cm藻段作为为外植体,诱导条件为:温度20‑25℃,光照强度为50‑100μmolm<supgt;‑2</supgt;s<supgt;‑1</supgt;,静水培养,培养光暗比为10~14h:10~14h,得到海门冬丝状孢子体;第二步将诱导获得的丝状孢子体接种于光反应器中,接种海门冬丝状孢子体浓度为:0.1‑0.3g/L,在温度为18‑30℃,Led白光,光照强度为50‑150μmolm<supgt;‑2</supgt;s<supgt;‑1</supgt;,光输出形式为正炫光,培养过程补充10‑30μmolm<supgt;‑2</supgt;s<supgt;‑1</supgt;绿光(波长范围为520‑560nm),培养光暗比为8~16h:16~8h;通入含1‑2%CO<subgt;2</subgt;的空气,培养20‑30天;第三步将光照强度改为200‑500μmolm<supgt;‑2</supgt;s<supgt;‑1</supgt;,加入KBr使其浓度为100‑150mg/L,继续培养1‑3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藻养殖,具体涉及一种诱导海门冬丝状孢子体发生及提高丝状孢子体溴仿含量的人工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全球气温上升明显,其主要归因于温室气体的排放。甲烷是一种强效温室气体,它的增温效应是同等质量的二氧化碳的80倍以上,人类活动排放的甲烷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率约为四分之一,仅次于二氧化碳,甲烷被称作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甲烷主要由工业排放和农业排放,其中农业排放一个主要来源是牛羊等反刍动物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甲烷。因此,采取措施方法和新技术减少牛羊等反刍动物消化过程产生甲烷的量,可以为全球温室气体效应做出贡献。

2、溴仿,又称三溴甲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hbr3,常温下为液体,主要用作染料中间体、消毒剂、镇痛剂、麻醉剂、制冷剂、溶剂和抗爆液组分等。现在有科学研究发现含有溴仿的海藻喂食反刍动物后,可以明显降低反刍动物甲烷的产生量。目前,报道含溴仿且抑制甲烷产生效果较好的海藻主要有两种,刺海门冬(asparagopsis armata)和紫杉状海门冬(asparagopsis taxiformis)。但是,野生海藻资源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门冬孢子体诱导及提高溴仿含量的规模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规模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状孢子体诱导条件优选为温度22±1℃,光照强度为80μmolm-2s-1,静水培养,培养光暗比为10h:14h。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规模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门冬丝状孢子体接种后的初始浓度优选为0.2g/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规模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光生物反应器为管道式,通气速率为0.5-2vvm,优选为1.0vvm,光生物反应器循环泵转速为60-300rpm,优选为200rpm。>

5.如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门冬孢子体诱导及提高溴仿含量的规模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规模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状孢子体诱导条件优选为温度22±1℃,光照强度为80μmolm-2s-1,静水培养,培养光暗比为10h:14h。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规模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门冬丝状孢子体接种后的初始浓度优选为0.2g/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规模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光生物反应器为管道式,通气速率为0.5-2vvm,优选为1.0vvm,光生物反应器循环泵转速为60-300rpm,优选为200rp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规模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提高海门冬丝状孢子体中溴仿含量的规模化培养方法的两个阶段,其中s1为:将海门冬丝状孢子体接种于光反应器中,在温度为18-30℃,优选为25℃;led白光,光照强度为50-150μmolm-2s-1,优选为150μm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广策王立军牛建峰王旭雷解修俊顾文辉郇丽郑阵兵张宝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