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力墙结构的双连梁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98125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5 13:16
本技术属于双连梁构造领域,尤其是一种剪力墙结构的双连梁构造,针对现有的双连梁构造无法减少结构受到的地震作用,使得结构的地震响应减少,从而降低结构受损率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剪力墙,两个所述剪力墙相互靠近的一侧上部固定设置有上连梁,两个所述剪力墙相互靠近的一侧下部固定设置有下连梁;多边形钢板,所述多边形钢板包括顶板、底板、两个上斜板、两个边板和两个下斜板;减震消能组件,减震消能组件设置于多边形钢板上并用于减少剪力墙受到的震动。本技术通过减震消能组件的设置,可以减少结构的水平和竖向的地震作用,从而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即减小结构的受损率,提高剪力墙的抗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双连梁构造,尤其涉及一种剪力墙结构的双连梁构造


技术介绍

1、剪力墙(shear wall)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受剪)破坏。

2、经检索授权公告号cn217299465u提出的一种整体性好和易施工的双连梁结构。该整体性好和易施工的双连梁结构包括左侧剪力墙、右侧剪力墙、上侧连梁、下侧连梁和多边形环状钢板,上侧连梁和下侧连梁的两端分别与左侧剪力墙和右侧剪力墙连接,上侧连梁的底部两端分别与上侧连梁和下侧连梁之间连接形成上部加腋,下侧连梁的顶部两端分别与上侧连梁和下侧连梁之间连接形成下部加腋,多边形环状钢板的外壁分别与左侧剪力墙、右侧剪力墙、上侧连梁和下侧连梁、两个上部加腋和两个下部加腋连接。本申请提供的整体性好和易施工的双连梁结构能增加连梁的端部和整体刚度以解决连梁超筋的问题,同时能减少因垂直角度而引起的角部裂缝,并增强双连梁的受力性能和耐久性。

3、但是还存在如下缺陷:

4、1、上述申请中的双连梁结构无法减少结构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剪力墙结构的双连梁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墙结构的双连梁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消能组件包括分别固定设置于两个下斜板(405)内壁一侧的两个下支架(5),两个所述下支架(5)上均活动设置有阻尼器(7),两个所述阻尼器(7)是输出端均活动设置有上支架(6),两个所述上支架(6)呈对称设置于顶板(401)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墙结构的双连梁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01)与底板(402)呈纵向对称设置,两个所述上斜板(403)固定设置于顶板(401)的两侧,两个所述下斜板(405)固定设置于底板(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力墙结构的双连梁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墙结构的双连梁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消能组件包括分别固定设置于两个下斜板(405)内壁一侧的两个下支架(5),两个所述下支架(5)上均活动设置有阻尼器(7),两个所述阻尼器(7)是输出端均活动设置有上支架(6),两个所述上支架(6)呈对称设置于顶板(401)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墙结构的双连梁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01)与底板(402)呈纵向对称设置,两个所述上斜板(403)固定设置于顶板(401)的两侧,两个所述下斜板(405)固定设置于底板(402)的两侧,两个所述上斜板(403)与两个下斜板(405)之间通过两个边板(404)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博赵盛禄袁江兵周雁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绿城匠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