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自动转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97232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5 13:13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自动转换机构,包括壳体、电机、转换组件,转换组件包括电机齿轮、方轴、推杆、转动设置在方轴上且与电机齿轮联动配合的传动轴盘、设置在推杆与传动轴盘之间的储能弹簧组、联动设置在方轴上的输出轴盘、联动设置在输出轴盘上的止挡弹簧片,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将止挡弹簧片限制在常用电源位置、双分位置、备用电源位置的限位板,所述的传动轴盘随电机齿轮动作且拨动止挡弹簧片动作,且实现止挡弹簧片在双分位置与常用电源位置、备用电源位置之间往复切换。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转换迅速可靠、高分断能力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具体涉及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自动转换机构


技术介绍

1、目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顾名思义它是在用电突然断电时通过双电源切换开关,自动连接到备用的电源上,使我们的运作不至于停断,仍能继续运作。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用途,简单来说就是一路常用一路备用,当常用电突然故障或停电时,通过双电源切换开关,自动投入到备用电源上,使设备仍能正常运行。许多行业和部门对供电的可靠性都有十分高的要求,为了保证供电的连续性,许多重要的场合都采用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为电器供电。作为电能切换的必备器件,对其技术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自动转换机构的转换速度较慢,不能实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快速分闸或合闸,分断能力较低,导致产品的使用寿命较短。且现有的自动转换机构的结构设计较为复杂,两路电源的转换可靠性较低,容易造成断路器开关通断转换不到位,进而严重影响了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工作稳定性,造成电气联锁和机械联锁失效的情况发生,严重时会出现常用、备用电源并联运行的状态,从而引起负载设备烧损,存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转换迅速可靠、高分断能力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自动转换机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自动转换机构,包括壳体、电机、设置在壳体内且与电机的转轴联动配合的转换组件,所述的转换组件包括设置在电机的转轴上的电机齿轮、转动设置在壳体内的方轴、联动设置在方轴上的推杆、转动设置在方轴上且与电机齿轮联动配合的传动轴盘、设置在推杆与传动轴盘之间的储能弹簧组、联动设置在方轴上的输出轴盘、联动设置在输出轴盘上的止挡弹簧片,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将止挡弹簧片限制在常用电源位置、双分位置、备用电源位置的限位板,所述的传动轴盘随电机齿轮动作且拨动止挡弹簧片动作,且实现止挡弹簧片在双分位置与常用电源位置、备用电源位置之间往复切换。

3、上述结构的有益效果是:该自动转换机构的转换组件采用储能式结构设计,从而可保证该自动转换机构的转换速度更快,有利于实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快速分闸或合闸,分断能力更高。限位板可将止挡弹簧片和输出轴盘限制在常用电源位置、双分位置、备用电源位置,实现常用电源位置、双分位置、备用电源位置三个工作位置可靠转换,从而可保证该自动转换机构的转换可靠性。在工作时,电机通过电机齿轮驱动传动轴盘转动,传动轴盘拉伸储能弹簧组开始储能,传动轴盘带动储能弹簧组动作至终点(储能弹簧组储能完毕)时,且传动轴盘拨动止挡弹簧片动作,止挡弹簧片与限位板解锁,此时,储能弹簧组释放能量,储能弹簧组带动推杆快速转动,推杆带动输出轴盘快速执行转换动作,从而实现该自动转换机构的快速转换。从而该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自动转换机构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转换迅速可靠、高分断能力的优点。

4、特别地,所述的限位板一侧上分别设置有与止挡弹簧片相配合的三个限位块,所述的止挡弹簧片上设置有与限位块相配合的锁定夹持槽,所述的锁定夹持槽卡合在限位块上,且实现止挡弹簧片与限位块的锁定,所述的传动轴盘对应止挡弹簧片两侧处设置有两个解锁拨块,所述的解锁拨块随传动轴盘动作且抵触在止挡弹簧片上,且实现止挡弹簧片与限位块的解锁。限位板的三个限位块可将止挡弹簧片限制在常用电源位置、备用电源位置、双分位置,传动轴盘的解锁拨块可驱动止挡弹簧片与三个限位块解锁,从而有利于提高该自动转换机构的转换可靠性。

5、特别地,所述的止挡弹簧片呈环形状,所述的输出轴盘上设置有与止挡弹簧片相匹配的容置槽,所述的止挡弹簧片卡合在容置槽内,所述的止挡弹簧片两端具有延伸在输出轴盘外且呈v型的两个夹持臂,且两个夹持臂之间形成有所述的锁定夹持槽,所述的限位块两侧上分别设置有与夹持臂相配合的解锁导向斜面。止挡弹簧片与输出轴盘采用卡接配合方式装配,装配效率更高,解锁导向斜面可对夹持臂起到导向作用,从而可保证止挡弹簧片与限位块能够可靠解锁,有利于提高该自动转换机构的工作可靠性。

6、特别地,所述的储能弹簧组包括设置在推杆的驱动臂上的定位杆、设置在传动轴盘上的定位轴、设置在定位杆与定位轴之间的拉簧,所述的传动轴盘上对称分布有两个支撑臂,所述的两个支撑臂上设置有与定位轴相配合的两个定位卡槽,所述的定位轴两端卡合在两个定位卡槽内,且构成定位轴与两个支撑臂的卡接配合。储能弹簧组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从而可实现储能弹簧组与推杆、传动轴盘的模块化装配,装配效率更高。

7、特别地,所述的传动轴盘上具有与电机齿轮相配合的弧形轮齿,所述的弧形轮齿与电机齿轮相啮合。传动轴盘通过弧形轮齿与电机齿轮相啮合,从而可保证电机齿轮与传动轴盘的传动更可靠。

8、特别地,所述的壳体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盖体,所述的底座与盖体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转换组件的容置腔,所述的电机设置在盖体的外壁上,所述的底座对应输出轴盘处设置有通孔,所述的输出轴盘上具有用于驱动断路器开关执行分合闸的输出驱动部,所述的输出轴盘穿过通孔且露在壳体外。壳体的底座与盖体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转换组件的容置腔,从而便于转换组件与底座、盖体的装配,装配更便捷,且可避免转换组件暴露在壳体外,有利于提高该自动转换机构的工作可靠性。

9、特别地,所述的底座内对应限位板处设置有支持件,所述的支持件与底座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限位板的容置空间,所述的支持件上分别设置有与限位板相配合的多个定位柱,所述的限位板另一侧上分别设置有与多个定位柱相配合的多个定位槽,多个定位柱卡合在多个定位槽内,且构成限位板与多个定位柱的限位配合。限位板通过支撑件卡合在底座内,从而便于限位板、支持件与底座的装配,装配更便捷。

10、特别地,所述的支持件上分别设置有与底座相配合的多个卡钩,所述的底座上分别设置有与多个卡钩相配合的多个卡孔,所述的多个卡钩卡合在多个卡孔内,且构成支持件与底座的卡接配合。支持件与底座采用卡接配合方式连接,从而便于支持件与底座的装配,装配效率更高。

11、特别地,所述的方轴上设置有与传动轴盘相配合的转轴部,所述的传动轴盘上设置有与转轴部相配合的定位孔,所述的转轴部穿插在定位孔内,且构成传动轴盘与转轴部的转动连接配合。方轴的转轴部穿插在传动轴盘的定位孔内,从而便于方轴与传动轴盘的装配,装配更便捷,且可保证传动轴盘在转轴部上可靠动作。

12、特别地,所述的输出轴盘上设置有与方轴相配合的方形孔,所述的方轴穿插在方形孔内,且构成输出轴盘与方轴的联动配合。方轴卡合在输出轴盘的方形孔内,从而便于方轴与输出轴盘的装配,装配更便捷,且可保证方轴与输出轴盘的传动更可靠。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自动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机、设置在壳体内且与电机的转轴联动配合的转换组件,所述的转换组件包括设置在电机的转轴上的电机齿轮、转动设置在壳体内的方轴、联动设置在方轴上的推杆、转动设置在方轴上且与电机齿轮联动配合的传动轴盘、设置在推杆与传动轴盘之间的储能弹簧组、联动设置在方轴上的输出轴盘、联动设置在输出轴盘上的止挡弹簧片,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将止挡弹簧片限制在常用电源位置、双分位置、备用电源位置的限位板,所述的传动轴盘随电机齿轮动作且拨动止挡弹簧片动作,且实现止挡弹簧片在双分位置与常用电源位置、备用电源位置之间往复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自动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板一侧上分别设置有与止挡弹簧片相配合的三个限位块,所述的止挡弹簧片上设置有与限位块相配合的锁定夹持槽,所述的锁定夹持槽卡合在限位块上,且实现止挡弹簧片与限位块的锁定,所述的传动轴盘对应止挡弹簧片两侧处设置有两个解锁拨块,所述的解锁拨块随传动轴盘动作且抵触在止挡弹簧片上,且实现止挡弹簧片与限位块的解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自动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挡弹簧片呈环形状,所述的输出轴盘上设置有与止挡弹簧片相匹配的容置槽,所述的止挡弹簧片卡合在容置槽内,所述的止挡弹簧片两端具有延伸在输出轴盘外且呈V型的两个夹持臂,且两个夹持臂之间形成有所述的锁定夹持槽,所述的限位块两侧上分别设置有与夹持臂相配合的解锁导向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自动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能弹簧组包括设置在推杆的驱动臂上的定位杆、设置在传动轴盘上的定位轴、设置在定位杆与定位轴之间的拉簧,所述的传动轴盘上对称分布有两个支撑臂,所述的两个支撑臂上设置有与定位轴相配合的两个定位卡槽,所述的定位轴两端卡合在两个定位卡槽内,且构成定位轴与两个支撑臂的卡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自动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轴盘上具有与电机齿轮相配合的弧形轮齿,所述的弧形轮齿与电机齿轮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自动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盖体,所述的底座与盖体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转换组件的容置腔,所述的电机设置在盖体的外壁上,所述的底座对应输出轴盘处设置有通孔,所述的输出轴盘上具有用于驱动断路器开关执行分合闸的输出驱动部,所述的输出轴盘穿过通孔且露在壳体外。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自动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内对应限位板处设置有支持件,所述的支持件与底座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限位板的容置空间,所述的支持件上分别设置有与限位板相配合的多个定位柱,所述的限位板另一侧上分别设置有与多个定位柱相配合的多个定位槽,多个定位柱卡合在多个定位槽内,且构成限位板与多个定位柱的限位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自动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持件上分别设置有与底座相配合的多个卡钩,所述的底座上分别设置有与多个卡钩相配合的多个卡孔,所述的多个卡钩卡合在多个卡孔内,且构成支持件与底座的卡接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自动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轴上设置有与传动轴盘相配合的转轴部,所述的传动轴盘上设置有与转轴部相配合的定位孔,所述的转轴部穿插在定位孔内,且构成传动轴盘与转轴部的转动连接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自动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轴盘上设置有与方轴相配合的方形孔,所述的方轴穿插在方形孔内,且构成输出轴盘与方轴的联动配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自动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机、设置在壳体内且与电机的转轴联动配合的转换组件,所述的转换组件包括设置在电机的转轴上的电机齿轮、转动设置在壳体内的方轴、联动设置在方轴上的推杆、转动设置在方轴上且与电机齿轮联动配合的传动轴盘、设置在推杆与传动轴盘之间的储能弹簧组、联动设置在方轴上的输出轴盘、联动设置在输出轴盘上的止挡弹簧片,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将止挡弹簧片限制在常用电源位置、双分位置、备用电源位置的限位板,所述的传动轴盘随电机齿轮动作且拨动止挡弹簧片动作,且实现止挡弹簧片在双分位置与常用电源位置、备用电源位置之间往复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自动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板一侧上分别设置有与止挡弹簧片相配合的三个限位块,所述的止挡弹簧片上设置有与限位块相配合的锁定夹持槽,所述的锁定夹持槽卡合在限位块上,且实现止挡弹簧片与限位块的锁定,所述的传动轴盘对应止挡弹簧片两侧处设置有两个解锁拨块,所述的解锁拨块随传动轴盘动作且抵触在止挡弹簧片上,且实现止挡弹簧片与限位块的解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自动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挡弹簧片呈环形状,所述的输出轴盘上设置有与止挡弹簧片相匹配的容置槽,所述的止挡弹簧片卡合在容置槽内,所述的止挡弹簧片两端具有延伸在输出轴盘外且呈v型的两个夹持臂,且两个夹持臂之间形成有所述的锁定夹持槽,所述的限位块两侧上分别设置有与夹持臂相配合的解锁导向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自动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能弹簧组包括设置在推杆的驱动臂上的定位杆、设置在传动轴盘上的定位轴、设置在定位杆与定位轴之间的拉簧,所述的传动轴盘上对称分布有两个支撑臂,所述的两个支撑臂上设置有与定位轴相配合的两个定位卡槽,所述的定位轴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路得齐家兴倪泽凯陈越刘俊杰季康东胡伊特胡伊达张彭春
申请(专利权)人:雷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