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针灸相关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非接触式针灸针定位把持装置。
技术介绍
1、针灸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针法和灸法,其中针法是指中医人员将针灸针采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对人体特定的部位施加刺激从而达到治病的效果。由此可知,中医针刺手法对针刺的治疗效果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现有技术中,医务工作人员通常仅依靠经验寻找穴位,用手直接拿取针灸针,然后运用特定的针刺手法刺激人体特定部位,在此过程中,可能存在穴位找不准和细菌交互传递的问题。
2、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改进,如申请号为202021643658.1的一种非接触式针灸针定位把持装置,该技术方案利用按压手柄配合夹爪对针灸针进行稳固夹持,能够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接触,但是该装置使用时需要频繁更换装卸针灸针,影响整体针灸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非接触式针灸针定位把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式针灸针定位把持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接触式针灸针定位把持装置,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外壁连接有握柄(2),所述外壳体(1)的顶部铰接有压盖(3),所述外壳体(1)的内侧壁下部连接有托台(4),所述托台(4)内安装有针座(5),所述外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出针口(6),所述压盖(3)的内侧壁下部连接有定位环(7),所述压盖(3)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孔(8),所述矩形孔(8)内贯穿有顶针组件(9),所述压盖(3)与外壳体(1)之间设有相配合的卡扣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针灸针定位把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组件(9)包括贯穿矩形孔(8)的方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接触式针灸针定位把持装置,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外壁连接有握柄(2),所述外壳体(1)的顶部铰接有压盖(3),所述外壳体(1)的内侧壁下部连接有托台(4),所述托台(4)内安装有针座(5),所述外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出针口(6),所述压盖(3)的内侧壁下部连接有定位环(7),所述压盖(3)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孔(8),所述矩形孔(8)内贯穿有顶针组件(9),所述压盖(3)与外壳体(1)之间设有相配合的卡扣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针灸针定位把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组件(9)包括贯穿矩形孔(8)的方杆(91),所述方杆(91)上端连接有卡环(92),所述方杆(91)底部连接有联动杆(93),所述联动杆(93)与压盖(3)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94),所述联动杆(93)底部连接有压柱(9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针灸针定位把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台(4)的中心开设有容置口(41),所述容置口(41)的内腔底部连接有环形座(42),所述环形座(42)顶壁与容置口(41)内侧壁均开设有多个凹口(43),所述凹口(43)内安装有滚珠(44),所述滚珠(44)抵接针座(5)外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针灸针定位把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5)的顶部外侧周向开设有多个凹坑(51),所述针座(5)中开设有多个针槽(52),多个所述针槽(52)呈环形阵列排布,所述针槽(52)上部内径尺寸小于下部内径尺寸...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