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研究用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97097 阅读:3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研究用的装置及其应用方法。该装置包括供体植物培养钵、受体植物培养钵、连通管和阀门;所述供体植物培养钵的底部通过一个带有阀门的连通管连通至受体植物培养钵的上口,所述受体植物培养钵的底部通过另一个管路中设有充气口的连通管连通至供体植物培养钵的上口。供体植物培养钵内种植供体植物,受体植物培养钵内种植受体植物,含有供体植物根系分泌物的混合液体流入到受体植物培养钵内,再通过气流的作用返回至供体植物培养钵内,形成液流循环。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常规装置及方法耗时长、工作量大、精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的研究,尤其是一种植物根系分泌物对周围植物(包括同种个体)化感作用研究的装置及使用方法,属植物科学与生态学领域。
技术介绍
植物根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向外界环境分泌的各种物质即为根系分泌物,根系分 泌物对周围植物(包括同种个体)和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促进或抑制作用的现象称为化 感作用。植物的化感作用是种间关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研究群落结构、群落演 替、生物入侵、作物的连作障碍、生物农药及生物除草剂的研制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 于农林业生产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 以往对植物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的研究,往往采用先收集到植物的根系分泌物, 然后再通过实验研究其化感作用的方法。由于所要收集的根系分泌物通常含量非常低,所 以需要大量的植物和延长收集时间来获得足够量的分泌物,收集到样品后才能进行化感作 用研究,整个过程工作量和耗时都非常大。而且传统的根系分泌物收集技术为将植物根系 洗净后直接放在收集液中进行收集,与自然条件下根系生长的环境差异较大,势必会影响 到实验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若直接在土壤中收集,由于土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相体系,成 分复杂,时空变异很大,因此很难收集到真正的、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根系分泌物,也就不能 很好的研究样品的化感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研究中存在的耗时长、工作量大、精度低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在收集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同时进行化感作用研究的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该装置的应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本专利技术的植物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研究用装置,包括供体植物培养钵、受体植物 培养钵、连通管和阀门;所述供体植物培养钵的底部通过一个带有阀门的连通管连通至受 体植物培养钵的上口 ,所述受体植物培养钵的底部通过另一个管路中设有充气口的连通管 连通至供体植物培养钵的上口 。 所述供体植物培养钵的底部开口 ,开口处用橡皮塞密封,橡皮塞上有通孔用于插 入带有阀门的连通管。 所述受体植物培养钵底部开口 ,开口处用橡皮塞密封,橡皮塞上有通孔用于插入 管路中设有充气口的连通管。 所述供体植物培养钵和受体植物培养钵的材质优选聚氯乙烯(PVC)材料,厚度为 1. 5-2. 5mm。特别优选深色不透光的PVC材料,或者透光性较弱的PVC材料。 所述供体植物培养钵直径为20-30cm,高度为20-30cm。 所述受体植物培养钵直径为15-25cm,高度为15_25cm。所述连通管采用玻璃材质,连通管壁厚l-2mm,内径为0. 8_1. 2cm。 所述阀门采用玻璃材质。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植物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研究用装置,还包括有培养基质石英砂, 石英砂置于供体植物培养钵和受体植物培养钵内。优选的,石英砂层厚12-28cm。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植物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研究用装置,在供体植物培养钵和受体植 物培养钵的底部连通管口处铺设玻璃棉层,以防止石英砂漏下。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植物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研究用装置,还包括有蛭石,蛭石覆盖在 受体植物培养钵内的石英砂上,以起到保湿的效果。优选的,蛭石层厚l-2cm。 本专利技术的植物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研究用装置的应用,具体使用方法按以下步骤 进行 步骤1、在阀门关闭状态时,向供体植物培养钵中加入石英砂并在石英砂上种植供 体植物,将l-2L营养液加入供体植物培养钵内培养2-4d。 步骤2、在受体植物培养钵中加入石英砂,播入受体植物的种子,在石英砂上部用 l-2cm厚蛭石覆盖以起到保湿的效果;然后, 步骤3、打开阀门,使供体植物培养钵内的含有供体植物根系分泌物的混合液体经 底部的连通管流入到受体植物培养钵内。 步骤4、受体植物培养钵中的液体进入到其底部的连通管,通过该连通管管路中的 充气口充入空气,使该连通管内的液体在气流的作用下返回至供体植物培养钵内,形成液 流循环,液流流速保持在1L h一1。 步骤1的营养液可选用本领域常规产品,优选常规双子叶植物营养液,配方如下 K2S04 :0. 75X 10—3mol L—、 MgS04 :0. 65X 10—3mol L—、 KC1 :0. 1X10—3mol L—、 Ca(N03)2 :2. OX 10—3mol L—、 KH2P04 :0. 25X 10—3mol L—、 H3B03 :1. OX 10—5mol L—、 MnS04 : 1. OX 10—6mol L—、 CuS04 :1. OX 10—7mol L—、 ZnS04 :1. OX 10—6mol L—、 (NH4) 6Mo7024 : 1. OX 10—8mol L—、 Fe-EDTA :1. OX 10—W L—、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根据营养液消耗的情况适量补充营养液,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 所熟知的,本专利技术对此不做特别限定。 当受体植物出苗后测定出苗率,苗期、花期时测定株高、叶面积、生物量、光合速 率、根系活力、SOD、 POD、 CAT、MDA等,成熟期时测定生物量、产量等化感作用研究指标,与对 照(使用同样装置同样方法,但供体植物培养钵不种植植物)对比后,即可得出供体植物根 系分泌物对受体植物的化感作用。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将植物根系分泌物收集与化感作用研究的过程 融为一体的方法,并用石英砂作为栽培介质,能更好地模拟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研究过程 中干扰因素少,因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研究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供体 植物和受体植物栽培的量、发育阶段等都可以调控,进行随机组合,从而更有利于植物根系 分泌物化感作用的理论研究。本专利技术与采用常规方法相比效率提高l-3倍,工作量减少1 半以上,精度提高20%以上。附图说明 图1是植物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研究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供体植物培养钵,2培养基质石英砂,3玻璃棉层,3'玻璃棉层,4橡皮塞,5连通管,6阀门,7受体植物培 养钵,8蛭石,9橡皮塞,10连通管,11充气口 。图1管路中的箭头代表含有供体植物根系分 泌物的混合液体的流向。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中使用的装置部件材料如下 供体植物培养钵、受体植物培养钵均为PVC材料, 连通管和阀门均采用玻璃材质,连通管壁厚l-2mm,内径为0. 8_1. 2cm。 实施例1 :植物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研究用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供体植物培养 钵1的底部通过中心有开口的橡皮塞4与连通管5相连,连通管5的一端与供体植物培养 钵1的底部连通,另一端通至受体植物培养钵7的上口,阀门6设在连通管5上;受体植物 培养钵7的底部开口与连通管IO相连,连通管10的另一端通至供体植物培养钵1的上口, 连通管IO管路中设有充气口 11。 供体植物培养钵1直径为25cm,高度为30cm。在供体植物培养钵1的底部连通管 口处铺有玻璃棉层3,其上铺有培养基质石英砂2,石英砂层厚25cm。 受体植物培养钵7直径为20cm,高度为20cm。在受体植物培养钵7的底部连通管 口处铺设玻璃棉层3',其上铺有培养基质石英砂2,石英砂层厚15cm。石英砂上覆盖有2cm 厚蛭石8。 实施例2 :结构如实施例l,所不同的是受体植物培养钵7的底部通过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物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研究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体植物培养钵、受体植物培养钵、连通管和阀门;所述供体植物培养钵的底部通过一个带有阀门的连通管连通至受体植物培养钵的上口,所述受体植物培养钵的底部通过另一个管路中设有充气口的连通管连通至供体植物培养钵的上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苹于淑芳赵海军杨力江丽华田叶魏建林王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