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96714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5 13:11
本技术提供一种增氧装置,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包括防水外壳、支撑柱、电机、传动轴承、传动轴、导水箱、进水箱、筛孔防护罩、桨叶、转动轴、筛孔防护盖、螺丝和螺旋桨。本技术,进水箱顶部固定安装有筛孔防护盖,筛孔防护盖可以对杂质进行拦截防止装置损坏,筛孔防护盖和进水箱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方便拆洗更换,桨叶外有筛孔防护罩,筛孔防护罩可以防止鱼类靠近被桨叶误伤,同时可以防止杂物缠绕桨叶造成设备损坏,增氧后的水通过筛孔排向水体造成的波动较小,减少对鱼的惊吓,筛孔防护罩固定安装,方便日后清洗和更换,通过进水箱吸入上层水体增氧后从下层水体排除,实现了上层水和下层水的交互,增氧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尤其涉及一种水产养殖增氧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水产养殖化高密度化,对水体水质的要求要越来越严格,水体含氧量等指标对鱼苗的存活和生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养殖的密度,并保证鱼苗的正常生长必须采用增氧设备对水体进行增氧。

2、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cn218389388u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用增氧装置,通过电机带动桨叶对水体的搅拌从而达到增氧的效果,通过桨叶的搅拌加速大了水体的流动性使上层水和下层水交换更加频繁,从而增加水体含氧量,但是叶轮式增氧机桨叶在搅拌水体的时候会惊吓到鱼群导致鱼都远离制氧机扎堆聚集,导致鱼的活动空间受到挤压,桨叶在转动的时候可能会对鱼造成误伤,导致养殖户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技术中存在上层水和下层水交交互不够的问题和旋转桨叶可能会误伤鱼类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增氧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氧装置,包括防水外壳、支撑柱、电机、传动轴承、传动轴、导水箱、进水箱、筛孔防护罩、桨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外壳(1)、支撑柱(2)、电机(3)、轴承(4)、传动轴(5)、导水箱(6)、进水箱(7)、筛孔防护罩(8)、桨叶(9)、转动轴(10)、筛孔防护盖(11)、螺丝(12)和螺旋桨(13),所述防水外壳(1)内壁和支撑柱(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2)另一端和电机(3)固定连接,所述电机(3)和轴承(4)固定连接,所述轴承(4)和传动轴(5)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5)位于防水外壳(1)外侧的一端与螺旋桨(13)固定连接,所述防水外壳(1)上表面和进水箱(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桨(13)在进水箱(7)内部,所述进水箱(7)顶部和筛孔防护盖(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外壳(1)、支撑柱(2)、电机(3)、轴承(4)、传动轴(5)、导水箱(6)、进水箱(7)、筛孔防护罩(8)、桨叶(9)、转动轴(10)、筛孔防护盖(11)、螺丝(12)和螺旋桨(13),所述防水外壳(1)内壁和支撑柱(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2)另一端和电机(3)固定连接,所述电机(3)和轴承(4)固定连接,所述轴承(4)和传动轴(5)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5)位于防水外壳(1)外侧的一端与螺旋桨(13)固定连接,所述防水外壳(1)上表面和进水箱(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桨(13)在进水箱(7)内部,所述进水箱(7)顶部和筛孔防护盖(11)固定连接,所述筛孔防护盖(11)下部四周开设有卡槽(111),所述防水外壳(1)的上表面和导水箱(6)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导水箱(6)和进水箱(7)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箱(7)下端和导水箱(6)相连通,所述导水箱(6)上表面开设有槽口(6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马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徽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