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善昌专利>正文

车载电池箱的导向滑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95861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载电池箱的导向滑动机构,属于车辆设施技术领域。包括一对用于供蓄电池箱设置的并且彼此平行地敷设在列车的蓄电池箱箱腔的长度方向的底部的导引装置,所述的一对导引装置各包括固定座、固定滑条、各自配有钢球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钢球定位架、第一、第二移动滑条和箱体固定板。本技术方案在检护时,能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在使用状态下,避免蓄电池内的电解液溢出污染蓄电池箱。(*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车载电池箱的导向滑动机构,配置在火车车厢的外底部,用于供配备在车厢的外底部的蓄电池箱携设在蓄电池箱中的蓄电池抽出或回复。
技术介绍
如业界所知之理,在火车特别是旅客列车的每一节车厢的底部(外底部)各配备有至少一个蓄电池箱,在各蓄电池箱内设置蓄电池,蓄电池如铅酸蓄电池或锂蓄电池,以便为列车照明、收看电视和播音等供电。 图3示出了已有技术中的车载电池箱的导向滑动机构的示意图,由设在蓄电池箱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底部的滚轮11与敷设以车辆的蓄电池箱箱腔2底部的长度方向的对应两侧的导引装置3构成,滚轮11与一对导引装置3构成滚动副,一对导引装置3由导轨充任。由于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设在蓄电池箱l中的蓄电池进行检查、维护或更换,当开展这些工作时,则必须将蓄电池箱1移出蓄电池箱箱腔2,在检查、维护或更换工作结束后再将其推入到蓄电池箱箱腔2中。由图3所示的结构可知,当要将蓄电池箱1移出蓄电池箱箱腔2时,首先开启箱腔门4,旋松锁止件5,即解除锁止件5对蓄电池箱1的控制(限位),在人力作用下将与一对导引装置3形成滚动副(通过滚轮ll)蓄电池箱1朝向箱腔门4的方向拽引,并且使蓄电池箱1的至少一端搁置在箱腔门4上,待检护或更换蓄电池箱1中的蓄电池的工作结束后,按前述的相反动作使蓄电池箱1归位于蓄电池箱箱腔2中。 上述结构的车载荷电池箱的导向滑动机构存在以下欠缺一是蓄电池箱1两端虽然能够通过锁止件5限定,不会在蓄电池箱箱腔2中左右窜动,但是蓄电池箱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因得不到相应部件的控制而在飞速奔驰的列车拐弯或其它类似情形时出现前后晃摆现象,对蓄电池箱箱腔2的腔壁撞击,造成腔壁变形,尤其是蓄电池箱1内的蓄电池(瓶)中的电解液会逸出蓄电池而污染蓄电池箱l,对蓄电池箱1产生腐蚀;二是蓄电池箱1移出蓄电池箱箱腔2的程度受到限制,并且无法使蓄电池箱1在始终保持平稳无颠簸的状态下移出,因为箱腔门4与蓄电池箱箱腔2的腔口部位或称腔口之间存在一个空缺的过渡区域(缺口 ),当滚轮11从导引装置3过渡到箱腔门4上时,需要借助于人力将蓄电池箱1的一端向上提携,否则滚轮ll会吊滞在前述的过渡区域即缺口处,因此检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并且影响检护效率,又,为了检护方便,如果将蓄电池箱1过渡地向外拉出,则会导致蓄电池箱1失稳,乃至出现倾翻(侧翻),因此蓄电池箱1移出蓄电池箱箱腔2的程度必须有所节制,但越是移出程度小,则越不便于工作人员对位于蓄电池箱1中的右端的蓄电池检护或更换。 上述问题在我国的所有列车上存在已久,并且成了各铁路局期取解决而至今未能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此申请人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避免蓄电池箱产生晃摆而藉以保护蓄电池箱及蓄电池箱箱腔的腔壁并且还可防止蓄电池内的电解液因晃摆而溢出造成污染,有利于保障蓄电池箱始终处于平稳状态下充分移出或推入蓄电池箱箱腔并且无需由作业人员提携而藉以方便检护及改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的车载电池箱的导向滑动机构。 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车载电池箱的导向滑动机构,包括一对用于供蓄电池箱设置的并且彼此平行地敷设在列车的蓄电池箱箱腔的长度方向的底部的导引装置,所述的一对导引装置各包括固定座、固定滑条、各自配有钢球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钢球定位架、第一、第二移动滑条和箱体固定板,固定座与所述的蓄电池箱箱腔的长度方向的底部固定,固定滑条固定在固定座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并且与第一移动滑条相对应,第一、第二钢球定位架滑配在固定滑条上并且彼此上下对应,第三、第四钢球定位架滑配在第二滑条上并且彼此保持上下对应,箱体固定板与第二移动滑条固定,第一移动滑条位于固定滑条与第二移动滑条之间,该第一移动滑条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第二钢球定位架滑动配合,而另一侧与所述第三、第四钢球定位架滑动配合,所述的蓄电池箱的底部与箱体固定板固定,其中,在箱体固定板上并且在朝向所述蓄电池箱箱腔的腔口的一端配设有一用于将箱体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滑条锁定的并且对所述第一、第二移动滑条限位的锁止件。 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滑条的长度方向的上侧面上开设有第一钢球滚道,而在长度方向的下侧面上开设有第二钢球滚道,并且在固定滑条朝向所述蓄电池箱箱腔的腔口的一端的上下侧面上各延设有一第一限位销,以及在固定滑条朝向蓄电池箱箱腔的腔口的一端开设有一用于供所述的锁止件锁入的锁定孔,在所述的固定座位于所述蓄电池箱箱腔内的一端固定有一挡板,挡板与第一、第二钢球定位架相对应,第一钢球定位架上间隔嵌设有第一钢球,而第二钢球定位架上间隔嵌设有第二钢球,第一钢球与所述第一钢球滚道相配合并且与所述第一移动滑条相配合,第二钢球与所述第二钢球滚道相配合并且同样与第一移动滑条相配合;所述的第二移动滑条朝向所述蓄电池箱箱腔的腔口的一端的侧面上开设有一锁止件通孔,而另一端的上、下侧面上各延伸有一第二限位销,并且在第二移动滑条的长度方向的上侧面上开设有一第三钢球滚道,而在第二移动滑条的长度方向的下侧面上开设有一第四钢球滚道,所述的第三钢球定位架上间隔设置有第三钢球,而第四钢球定位架上间隔设有第四钢球,第三钢球与第三钢球滚道相配合并且与第一移动滑条相配合,第四钢球与第四钢球滚道相配合并且与第一移动滑条相配合。 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移动滑条朝向所述蓄电池箱箱腔的腔口的一端开设有一锁止件槽和延设有一对彼此保持上下对应的第三限位销,另一端延设有一对同样保持上下对应关系的第四限位销,在第一移动滑条的长度方向的上部的一侧开设有一第五钢球滚道,另一侧开设有一第六钢球滚道,而在第一移动滑条的长度方向的下部的一侧开设有一第七钢球滚道,另一侧开设有一第八钢球滚道,其中,第五、第七钢球滚道彼此保持上下对应,而第六、第八钢球滚道彼此保持上下对应,所述的第一钢球与第五钢球滚道相配合,所述的第二钢球与第六钢球滚道相配合,所述的第三钢球与第七钢球滚道相配合,所述第四钢球与第八钢球滚道相配合。 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箱体固定板的两端各固设有一箱5体固定脚,所述的蓄电池箱与箱体固定脚固定。 在本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移动滑条的横截面形状呈工字形。 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对已有技术中的导引装置作了改进,将用于固装蓄电池箱的箱体固定板通过第二移动滑条固联,而第二移动滑条与第一移动滑条滑配,并且第一移动滑条与固定在固定座上的固定滑条滑配,因此在检护时,能使蓄电池箱在平稳状态下充分移出蓄电池箱箱腔,移动省力轻巧而可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在使用状态下,因蓄电池箱的底部与箱体固定板固定并且由锁止件锁挡,因此,蓄电池箱不会因列车拐弯而产生晃摆,避免蓄电池内的电解液溢出污染蓄电池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技术的应用例示意图。 图3为已有技术中的车载电池箱的导向滑动机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技术方案的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电池箱的导向滑动机构,包括一对用于供蓄电池箱(1)设置的并且彼此平行地敷设在列车的蓄电池箱箱腔(2)的长度方向的底部的导引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导引装置(3)各包括固定座(31)、固定滑条(32)、各自配有钢球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钢球定位架(33、34、35、36)、第一、第二移动滑条(37、38)和箱体固定板(39),固定座(31)与所述的蓄电池箱箱腔(2)的长度方向的底部固定,固定滑条(32)固定在固定座(3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并且与第一移动滑条(37)相对应,第一、第二钢球定位架(33、34)滑配在固定滑条(32)上并且彼此上下对应,第三、第四钢球定位架(35、36)滑配在第二滑条(38)上并且彼此保持上下对应,箱体固定板(39)与第二移动滑条(38)固定,第一移动滑条(37)位于固定滑条(32)与第二移动滑条(38)之间,该第一移动滑条(37)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第二钢球定位架(33、34)滑动配合,而另一侧与所述第三、第四钢球定位架(35、36)滑动配合,所述的蓄电池箱(1)的底部与箱体固定板(39)固定,其中,在箱体固定板(39)上并且在朝向所述蓄电池箱箱腔(2)的腔口的一端配设有一用于将箱体固定板(39)与所述固定滑条(32)锁定的并且对所述第一、第二移动滑条(37、38)限位的锁止件(5)。...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车载电池箱的导向滑动机构,包括一对用于供蓄电池箱(1)设置的并且彼此平行地敷设在列车的蓄电池箱箱腔(2)的长度方向的底部的导引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导引装置(3)各包括固定座(31)、固定滑条(32)、各自配有钢球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钢球定位架(33、34、35、36)、第一、第二移动滑条(37、38)和箱体固定板(39),固定座(31)与所述的蓄电池箱箱腔(2)的长度方向的底部固定,固定滑条(32)固定在固定座(3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并且与第一移动滑条(37)相对应,第一、第二钢球定位架(33、34)滑配在固定滑条(32)上并且彼此上下对应,第三、第四钢球定位架(35、36)滑配在第二滑条(38)上并且彼此保持上下对应,箱体固定板(39)与第二移动滑条(38)固定,第一移动滑条(37)位于固定滑条(32)与第二移动滑条(38)之间,该第一移动滑条(37)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第二钢球定位架(33、34)滑动配合,而另一侧与所述第三、第四钢球定位架(35、36)滑动配合,所述的蓄电池箱(1)的底部与箱体固定板(39)固定,其中,在箱体固定板(39)上并且在朝向所述蓄电池箱箱腔(2)的腔口的一端配设有一用于将箱体固定板(39)与所述固定滑条(32)锁定的并且对所述第一、第二移动滑条(37、38)限位的锁止件(5)。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电池箱的导向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滑条(32) 的长度方向的上侧面上开设有第一钢球滚道(321),而在长度方向的下侧面上开设有 第二钢球滚道(322),并且在固定滑条(32)朝向所述蓄电池箱箱腔(2)的腔口的一端的上 下侧面上各延设有一第一限位销(323),以及在固定滑条(32)朝向蓄电池箱箱腔(2)的腔 口的一端开设有一用于供所述的锁止件(5)锁入的锁定孔(324),在所述的固定座(31)位 于所述蓄电池箱箱腔(2)内的一端固定有一挡板(311),挡板(311)与第一、第二钢球定位 架(33、34)相对应,第一钢球定位架(33)上间隔嵌设有第一钢球(331),而第二钢球定位 架(34)上间隔嵌设有第二钢球(341),第一钢球(331)与所述第一钢球滚道(321)相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善昌
申请(专利权)人:顾善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