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组件相关,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的高密度电池片封装方法。
技术介绍
1、光伏组件的组成,除去组件边框和接线盒,从上到下大体可分为:前板、胶膜、电池片、胶膜、背板,按照iec61730的标准,光伏组件电池与边框、汇流带与边框的距离会受到安全距离(爬电距离)的限制。爬电距离是指沿着绝缘表面测定得到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短路径,为满足爬电距离的要求,电池片以及汇流条边缘到组件前板或背板材料边缘的距离需要保持在11mm以上,导致光伏组件内部电池片的填充密度减少,因为部分区域需要留出作为安全距离,减少了实际参与光电转换的电池片面积。
2、通常情况下,光伏组件是通过前板、胶膜、电池片、胶膜、背板按顺序层叠制成,为满足爬电距离要求,电池片以及汇流条边缘分别到组件前板或背板材料边缘的距离要保持11mm以上,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光伏组件内电池片填充密度减少,从而容易影响光伏组件自身的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上述提到的为满足爬电距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组件的高密度电池片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高密度电池片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膜层(14)的两端跟随前板(11)同步折叠并在前板(11)与背板(15)重叠处之间,且前板(11)折叠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胶膜层(14)折叠的长度,使得前板(11)与背板(15)通过第二胶膜层(14)交联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高密度电池片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膜层(12)的两端跟随前板(11)同步折叠并在前板(11)与背板(15)重叠处之间,且前板(11)折叠的长度大于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的高密度电池片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高密度电池片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膜层(14)的两端跟随前板(11)同步折叠并在前板(11)与背板(15)重叠处之间,且前板(11)折叠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胶膜层(14)折叠的长度,使得前板(11)与背板(15)通过第二胶膜层(14)交联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高密度电池片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膜层(12)的两端跟随前板(11)同步折叠并在前板(11)与背板(15)重叠处之间,且前板(11)折叠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胶膜层(12)折叠的长度,使得前板(11)与背板(15)通过第一胶膜层(12)交联粘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高密度电池片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膜层(12)与第二胶膜层(14)均跟随前板(11)同步折叠并在前板(11)与背板(15)重叠处之间,使得前板(11)与背板(15)通过第一胶膜层(12)与第二胶膜层(14)交联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高密度电池片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11)与背板(15)的位置可以交换,且前板(11)与背板(15)中可弯折的为柔性材料或前板(11)与背板(15)均为柔性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的高密度电池片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熙,陈章洋,曹育红,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