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95342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1 16:10
本申请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本申请提供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将所述有机化合物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显著改善器件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有机电致发光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1、自1987年以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逐渐成为业界公认的最新一代平板显示技术,可用于新型显示器和照明光源,目前商品化的平板显示器已投入市场。oled是基于有机材料的一种电流型半导体发光器件。其典型结构是在ito玻璃上制作一层几十纳米厚的有机发光材料作发光层,发光层上方有一层低功函数的金属电极,当电极上加有电压时,发光层就产生光辐射。

2、和薄膜电致发光器件(tfel)不同,有机材料的电致发光属于注入式的复合发光,其发光机理是由正极和负极产生的空穴和电子在发光材料中复合成激子,激子的能量转移到发光分子,使发光分子中的电子被激发到激发态,而激发态是一个不稳定的状态,从激发态回到基态的过程产生可见光。为增强电子和空穴的注入和传输能力,通常又在ito和发光层间增加一层有机空穴传输材料或/和在发光层与金属电极之间增加一层电子传输层,以提高发光效率。并且,只有空穴和电子复合成单重态激子的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a和Rb中的一者选自氢或氘,另一者选自碳原子数为6~24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12~18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或者式ⅠⅠ所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L、L1和L2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15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或者碳原子数为12~18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a和Rb中的一者选自氢或氘,另一者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a和rb中的一者选自氢或氘,另一者选自碳原子数为6~24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12~18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或者式ⅰⅰ所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l、l1和l2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15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或者碳原子数为12~18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a和rb中的一者选自氢或氘,另一者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芴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呋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噻吩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咔唑基或者式ⅰⅰ所示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a和rb中的一者选自氢或氘,另一者选自式ⅰⅰ所示结构或者以下基团组成的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l、l1和l2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菲基、取代或未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燕武丹岳富民李超超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