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充电电池组的级联保护装置及供电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9532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1 16:09
本申请公开一种可充电电池组的级联保护装置及供电设备。其中可充电电池组包括至少两组串联的电芯,级联保护装置包括m级单元芯片以及设于每两级单元芯片之间的信号传递通道,每级单元芯片分别用于保护一组对应的串联电芯,第1级单元芯片连接负极端,第m级单元芯片连接正极端;第i级单元芯片的级联引脚通过信号传递通道连接第i+1级单元芯片的级联引脚,以使第i级单元芯片进入低功耗模式后,将本级单元芯片的级联引脚接入下拉信号,并通过所述信号传递通道将下拉信号传递至第i+1级单元芯片的级联引脚,以使第i+1级单元芯片进入低功耗模式;其中1≤i≤m‑1,m≥2,且i,m均为正整数,所述级联引脚为所述单元芯片在低功耗模式下闲置的引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可充电电池的控制,具体涉及一种可充电电池组的级联保护装置及供电设备


技术介绍

1、在需要较高电压的应用场景,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往往需要串联起来,组成电池包来使用。而在某些应用场景下,单颗锂电池保护芯片受工艺和成本的限制,耐压往往在30v或者40v,最多只能支持4-7串的锂电池保护和检测功能。对于更高串数锂电池串联使用的应用,将两颗或更多颗40v耐压的锂电池保护芯片进行级联使用,是更加经济和实用的方案。

2、对于单颗锂电池保护芯片的应用,当芯片检测到某一节电芯欠压时,芯片可以自动进入休眠模式等低功耗模式,直到芯片检测到充电器接入时退出休眠模式等低功耗模式,以降低电芯在欠压时的系统功耗,最大限度的延迟电芯的使用寿命和电量存储时间。对于两颗或多颗锂电池保护芯片级联的锂电池应用,当其中一颗芯片检测到某一节电芯欠压时,该芯片将欠压信号传递给第一级芯片,第一级芯片在没有检测到充电器时进入休眠模式,降低功耗,并将低功耗信息传递给其他芯片,使其他芯片进入低功耗模式,以保证所有芯片的功耗一致。当所有的芯片都进入低功耗后,第一级芯片若检测到充电器接入,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充电电池组的级联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充电电池组包括至少两组串联的电芯,所述级联保护装置包括m级单元芯片以及设于每两级单元芯片之间的信号传递通道,每级单元芯片分别用于保护一组对应的串联电芯,第1级单元芯片连接负极端,第m级单元芯片连接正极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级联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单元芯片内部,所述级联引脚对应设置有第一上拉电流源、第一晶体管、下拉电流源和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上拉电流源提供的电流小于所述下拉电流源提供的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级联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递通道包括电压源、第一电阻和第三晶体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充电电池组的级联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充电电池组包括至少两组串联的电芯,所述级联保护装置包括m级单元芯片以及设于每两级单元芯片之间的信号传递通道,每级单元芯片分别用于保护一组对应的串联电芯,第1级单元芯片连接负极端,第m级单元芯片连接正极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级联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单元芯片内部,所述级联引脚对应设置有第一上拉电流源、第一晶体管、下拉电流源和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上拉电流源提供的电流小于所述下拉电流源提供的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级联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递通道包括电压源、第一电阻和第三晶体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级联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递通道还包括第二电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级联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级联引脚包括过流保护延迟时间配置引脚,所述过流保护延迟时间配置引脚还复用于在对应的所述单元芯片供电时,通过接入上拉信号表征过流延迟计时功能开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级联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源提供的参考电压分别小于所述过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根茂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纬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