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具体涉及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复合纳米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伤口愈合过程可分为止血、炎症、增殖和重塑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治疗需求。在炎症阶段,伤口部位常伴随细菌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感染是导致伤口愈合延迟甚至恶化的重要原因。现有的伤口护理方法主要依赖抗生素、消毒剂和物理屏障(如敷料)来控制感染和促进愈合。然而,这些传统方法在治疗多功能性和针对性方面存在显著不足。同时,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不仅容易导致耐药性问题,还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和毒副作用,但物理屏障和消毒剂无法深入处理深层感染,也缺乏对伤口微环境的调控能力。
2、近年来,纳米技术为伤口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纳米材料由于其高表面积、表面能和独特的光、电、磁性质,展示出强大的抗菌、抗氧化等多功能特性。特别是纳米酶作为一种新兴的仿生材料,具有类似天然酶的催化活性,能够有效地清除活性氧(ros),减少氧化应激对组织的损害,进而促进细胞增殖和组织再生。然而,现有的纳米酶材料在伤口愈合应用中也面临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复合纳米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Fe-CDs单原子纳米酶1~3份,稀土元素0.1~0.5份、微胶囊过氧化钙1~2份、上转换纳米粒子0.5~2份、抗氧化剂0.4~0.8份、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40~60份、山梨醇酐油酸酯0.6~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复合纳米酶,其特征在于,所述Fe-CDs单原子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复合纳米酶,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元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氧化镧3~15份、氧化铈2~10份、氧化镨2~8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复合纳米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fe-cds单原子纳米酶1~3份,稀土元素0.1~0.5份、微胶囊过氧化钙1~2份、上转换纳米粒子0.5~2份、抗氧化剂0.4~0.8份、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40~60份、山梨醇酐油酸酯0.6~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复合纳米酶,其特征在于,所述fe-cds单原子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复合纳米酶,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元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氧化镧3~15份、氧化铈2~10份、氧化镨2~8份、氧化钕3~15份、氧化钆1~5份和氧化镝1~5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复合纳米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过氧化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美,姚军,熊中平,陈顺玲,周玉倩,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旅游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