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螺旋行走式插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94908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1 16:05
本技术涉及一种螺旋行走式插秧机,属于插秧机技术领域,包括插秧机构和螺旋行走机构和浮力结构,所述浮力结构包括船头槽、船尾槽和连接在船头槽与船尾槽之间的船体槽,所述船头槽和船尾槽均具有开口向上的容纳仓,所述船体槽包括长条形容纳仓,所述长条形容纳仓在长度的两端分别与船头槽和船尾槽连接形成船形体。本技术通过具有船头槽、船体槽、船尾槽的浮力结构,由于船头槽、船体槽、船尾槽均为仓体结构,从而使本技术形成一个具有一定排水能力的船形整体,成为“浮”式水田行走装置,即使在有稀泥的情况下,也能接触于泥土表面,而不严重下沉,提高了通过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插秧机,具体涉及一种可提高在稀泥和水田环境中的适应性和通过性能的螺旋行走式插秧机


技术介绍

1、插秧机是一种可显著提高插秧效率的插秧设备。传统的插秧机采用轮式行走结构,在水田和稀泥较深等特殊环境中常常遇到卡泥、行走通不过以及秧苗漂浮等问题,此类问题影响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效率。现在技术也有采取螺旋行走结构,采用中空的螺旋轴以提供浮力使设备有一定的悬浮作用,从而减少卡泥,提高通过性。然而,在实际使用中,由于螺旋轴需要一定强度、厚度以避免破坏,因此,使得螺旋轴具有较大的直径,但较大直径的螺旋轴在稀泥中带来更大的阻尼,反而影响通过性,其效果并不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行走式插秧机,其采取铝合金一体式成型形成船样底部,能够轻易浮于稀泥上方,且采取特殊的螺旋叶片及螺旋轴设计,使行进能力增强,显著提高了在水田和稀泥环境中通过能力,以解决传统水稻插秧机在稀泥和水田环境中的前行通过性能不佳的问题。

2、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螺旋行走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行走式插秧机,包括插秧机构和螺旋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采用轻质材料制成的浮力结构,所述浮力结构包括设置在插秧机前端的船头槽、设置在插秧机尾部的船尾槽和连接在船头槽与船尾槽之间的船体槽,所述船头槽和船尾槽均具有开口向上的容纳仓,所述船头槽具有船体头部形状,所述船尾槽具有船体尾部形状,所述船体槽包括长条形容纳仓,所述长条形容纳仓在长度的两端分别与船头槽和船尾槽连接形成船形体,所述螺旋行走机构在船体槽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行走式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行走机构包括螺旋滚筒和固定于旋转筒上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直径与螺旋滚筒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行走式插秧机,包括插秧机构和螺旋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采用轻质材料制成的浮力结构,所述浮力结构包括设置在插秧机前端的船头槽、设置在插秧机尾部的船尾槽和连接在船头槽与船尾槽之间的船体槽,所述船头槽和船尾槽均具有开口向上的容纳仓,所述船头槽具有船体头部形状,所述船尾槽具有船体尾部形状,所述船体槽包括长条形容纳仓,所述长条形容纳仓在长度的两端分别与船头槽和船尾槽连接形成船形体,所述螺旋行走机构在船体槽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行走式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行走机构包括螺旋滚筒和固定于旋转筒上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直径与螺旋滚筒直径比为5:1-6: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旋行走式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的截面为圆弧形变截面,且圆弧形变截面的厚度从其根部到顶部逐渐变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行走式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秧机构包括固定支架和设置在固定支架上的送秧滚轮、抓苗机械手、插秧驱动电机、四行秧苗托盘。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旋行走式插秧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行政周浩谢守勇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