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海林专利>正文

一种深井式油烟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94410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1 16:0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深井式油烟分离器,包括:前网框、后网框及笼烟侧板;前网框和后网框可组成油烟分离网组;油烟分离网组朝背离用户的一侧凹陷形成凹陷腔;笼烟侧板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于前网框的横向两侧,或者分别设置于后网框的横向两侧;两个笼烟侧板的前侧,和油烟分离网组的上下两侧,可组成平面框状的安装框结构。本技术,笼烟侧板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于前网框或后网框的横向两侧,可从横向遮挡该笼凹陷腔,兜住油烟,防止油烟从油烟分离器的两侧溢逃。该平面结构,可直接嵌装在平面状造型的玻璃面板上,无需制作异型造型的玻璃面板,安装方便,且可有效降低油烟机的生产制造难度,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吸油烟机,特别涉及一种深井式油烟分离器


技术介绍

1、吸油烟机分离器主要作用是将油烟中的油脂、小颗粒等物质进行分离,聚集到集油槽中,避免这些物质进入吸油烟机内腔。而现有的分离器一般采用平面式结构,其抽吸角度单一,进风面积较单一且,油烟容易从上方逃逸。为此,市面上推出了如“7”字型多板面组合的异形油烟分离器,以扩大油烟吸附面积。例如专利号cn202122372609.x公开的一种吸油烟机分离器及其吸油烟机。

2、但是,该类油烟异性油烟分离器,机箱的前侧需要设置匹配如“7”字型多面板组合的异型造型的玻璃面板,该玻璃面板的生产制造难度较高,不良率高,升成本难以降低。同时,油烟也易从油烟分离器的两侧溢逃至机箱的横向两侧。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深井式油烟分离器。

2、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深井式油烟分离器,包括:前网框、后网框及笼烟侧板;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井式油烟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网框(10)、后网框(20)及笼烟侧板(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井式油烟分离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笼烟侧板(30)设置于所述后网框(20)的横向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井式油烟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笼烟侧板(30)的前侧和后网框(20)的上侧朝侧向延伸有搭接边(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井式油烟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烟分离网组(40)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顶部抽油区(42)、中部抽油区(43)和底部抽油区(44);所述顶部抽油区(42)和中部抽油区(43)朝背离用户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井式油烟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网框(10)、后网框(20)及笼烟侧板(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井式油烟分离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笼烟侧板(30)设置于所述后网框(20)的横向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井式油烟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笼烟侧板(30)的前侧和后网框(20)的上侧朝侧向延伸有搭接边(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井式油烟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烟分离网组(40)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顶部抽油区(42)、中部抽油区(43)和底部抽油区(44);所述顶部抽油区(42)和中部抽油区(43)朝背离用户的一侧倾斜设置并组成所述凹陷腔(41);所述底部抽油区(44)朝下方延伸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井式油烟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抽油区(42)和中部抽油区(43)之间设置有弧形过渡段;所述中部抽油区(43)和底部抽油区(44)之间设置有弧形过渡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井式油烟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林
申请(专利权)人:王海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