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地,涉及一种连发装置、夹持组件和手术器械。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内镜下止血已成为治疗消化道急性出血,医源性、非医源性穿孔,修复缺损组织的重要手段,其中,止血夹便是较为常用的一种器械。其原理是利用止血夹的机械力作用,将组织伤口或者血管夹住,使血管闭合,起到止血作用。数日后,伤口愈合,止血夹脱落,沿消化道排出体外。止血夹的体积小、操作简单、效果可靠,多用于快速止血及小穿孔闭合。
2、目前所使用的止血夹装置中,多为单发连接,这样的止血夹装置在使用时,一个止血夹用完之后就需要将整个止血夹装置取出并更换新的止血夹。装填过程繁琐耗时,不仅大大延长手术时间,而且病人将承受更多因频繁插入整个止血夹装置而带来的痛苦。
3、为解决这一问题,实现止血夹的多发或连发设计非常必要。现有的连发止血夹装置中,通常使用推拉的方式释放止血夹,例如,现有的连发止血夹装置中,多个止血夹依次首尾连接,需要释放最远端的止血夹时,可以拉拽最近端的止血夹,使最远端的止血夹和与之相邻的止血夹之间的咬合连接断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发装置,可应用于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鞘管、套筒、连接件和手柄组件,所述套筒容纳在所述外鞘管内且沿所述外鞘管的轴向方向相对于所述外鞘管可滑动进退,所述套筒内可沿所述轴向方向容纳多个夹持组件,所述连接件可螺旋进退地连接在所述套筒内,所述连接件可咬合于所述多个夹持组件中位于最近端的夹持组件尾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内设置有与所述夹持组件上的外螺纹可连接的内螺纹,所述内螺纹围绕所述轴向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外部设置有与所述套筒配合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发装置,可应用于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鞘管、套筒、连接件和手柄组件,所述套筒容纳在所述外鞘管内且沿所述外鞘管的轴向方向相对于所述外鞘管可滑动进退,所述套筒内可沿所述轴向方向容纳多个夹持组件,所述连接件可螺旋进退地连接在所述套筒内,所述连接件可咬合于所述多个夹持组件中位于最近端的夹持组件尾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内设置有与所述夹持组件上的外螺纹可连接的内螺纹,所述内螺纹围绕所述轴向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外部设置有与所述套筒配合的外螺纹或凸起或螺旋槽,所述连接主体可螺旋进退地连接至所述套筒内,且所述滑块连接至所述连接主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管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套筒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在所述套筒相对于所述外鞘管滑动至所述设定位置时相互配合,以限制所述套筒与所述外鞘管之间在所述设定旋转方向上的相对旋转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外鞘管的远端内部的第一限位卡齿,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套筒的远端端面上的第二限位卡齿,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包括阻挡环,所述阻挡环设置在所述外鞘管的远端的内侧壁上,所述阻挡环允许所述夹持组件穿过而移出所述外鞘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环具有沿着所述轴向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端朝向所述外鞘管的远端,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从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所述阻挡环具有逐渐减小的内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发装置,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包括阻挡环,所述阻挡环设置在所述外鞘管的远端的内侧壁上,所述阻挡环允许所述夹持组件穿过而移出所述外鞘管,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在所述阻挡环的朝向所述外鞘管的近端的端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震林,孙一鸣,郑卓容,伍文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