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扭线器和绕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94080 阅读:4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了一种扭线器和绕线器。扭线器包括外壳、供电和驱动模块、控制调节模块、线夹和线扣,供电和驱动模块、控制调节模块位于外壳内,线夹和线扣分别位于外壳的相对两个外侧,在供电和驱动模块的驱动和控制调节模块的控制下,夹有线材的线夹转动并且线材与之一起转动,从而得到期望的扭线。绕线器包括外壳、供电和驱动模块、控制调节模块、转轮和线扣,供电和驱动模块、控制调节模块位于外壳内,转轮和线扣分别位于外壳的相对两个外侧,在供电和驱动模块的驱动和控制调节模块的控制下,绕有线材的转轮转动并且线材与之一起转动,从而得到期望的绕线。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扭线器和绕线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半自动化操作,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扭线器和绕线器
技术介绍
在许多家用电器和工业用机器中,都具有大量的线材。通常,需 要将多根线材扭在一起或缠绕成线圈。目前,在小型生产线上,常常 都由操作员手动完成扭线和绕线,这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并且 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因此,希望提出一种扭线器和绕线器,仅需操作员简单操作就可 完成扭线和绕线,而无需花费大量时间手动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扭线器和绕线器,用于解决上文所述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扭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供电和驱动 模块、控制调节模块、线夹和线扣,所述供电和驱动模块、控制调节 模块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线夹和线扣分别位于所述外壳的相对两个 外侧,在所述供电和驱动模块的驱动和所述控制调节模块的控制下, 夹有线材的所述线夹转动并且所述线材与之一起转动,从而得到期望 的扭线。根据本技术的绕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供电和驱动 模块、控制调节模块、转轮和线扣,所述供电和驱动模块、控制调节 模块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转轮和线扣分别位于所述外壳的相对两个 外侧,在所述供电和驱动模块的驱动和所述控制调节模块的控制下, 绕有线材的所述转轮转动并且所述线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扭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供电和驱动模块、控制调节模块、线夹和线扣,所述供电和驱动模块、控制调节模块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线夹和线扣分别位于所述外壳的相对两个外侧,在所述供电和驱动模块的驱动和所述控制调节模块的控制下,夹有线材的所述线夹转动并且所述线材与之一起转动,从而得到期望的扭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扭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供电和驱动模块、控制调节模块、线夹和线扣,所述供电和驱动模块、控制调节模块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线夹和线扣分别位于所述外壳的相对两个外侧,在所述供电和驱动模块的驱动和所述控制调节模块的控制下,夹有线材的所述线夹转动并且所述线材与之一起转动,从而得到期望的扭线。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为两个相邻且相连的滚4仑。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和驱动模 块包括PCB板、变压器、电动马达和中轴,所述变压器将外部电压转 化为驱动所述电动马达所需的电压,从而向所述电动马达供电并使其 驱动所述中轴转动,所述中轴与所述线夹相连,并且所述中轴的转动 带动所述线夹转动,所述PCB板与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相连接并与所述 控制调节模块相连。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调节模块 包括电源开关、线夹转速调节开关、时间控制器和启动开关,所述电 源开关与所述变压器相连,所述线夹转速调节控制开关与所述线夹连 接并用于控制所述线夹的转速,所述时间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扭线器 每次运转的时间,所述启动开关用于在所述电源开关接通的情况下启 动所述扭线器的运转。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线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EVA塾。6. —种绕线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寿生丁肖明王贞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宝安奋达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