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均质含水层地下水铬污染高效去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94023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1 15:59
本技术属于水污染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非均质含水层地下水铬污染高效去除系统。针对非匀质含水层中铬污染分布不均一及吸附材料或生物材料再生活化复杂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非均质含水层地下水铬污染高效去除系统,包括反应井和抽注井,反应井和抽注井通过管路连接,其侧壁设置孔结构,反应井中设置矿物吸附模块和凝胶固化菌剂模块。本系统在实现地下水铬污染原位修复的同时,解决了流场不均一的问题,且填料取出便捷,再生活化操作简单。此外,还可在反应井和抽注井中设置阴极模块和阳极模块,阴极模块和阳极模块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进而将生物电化学与物化处理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了铬污染治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污染防控,具体地,涉及非均质含水层地下水铬污染高效去除系统


技术介绍

1、地下水铬污染是指地下水中铬元素浓度超过环境质量标准,造成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铬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金属元素,通常以三价铬(cr(iii))和六价铬(cr(vi))的形式存在。cr(iii)是一种常见的铬形态,通常较为稳定且对人体相对较少有毒。然而,cr(vi)则对人体健康有较高的毒性,可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如皮肤溃疡、呼吸系统损害以及潜在的致癌作用。地下水铬污染通常由人类活动引起,包括工业生产、废水排放、垃圾填埋场、铬矿采选和废弃物处理等过程。工业用途中的化学品和材料,如铬酸盐、皮革加工、金属表面处理等,往往是铬污染的主要来源。这些活动导致铬离子渗入地下水体系,引发铬浓度超标,威胁当地水资源的安全和人类健康。为了解决地下水铬污染问题,人们采用一系列技术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物理化学方法、生物修复和地质工程手段。物理化学方法包括吸附、还原沉淀、电化学处理等技术,通过改变铬的化学形态或将其从水体中去除来减少污染。生物修复则利用微生物降解铬污染物,加速自然降解过程。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均质含水层地下水铬污染高效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反应井(1)和抽注井(2);所述反应井(1)和抽注井(2)的侧壁设置孔结构(5);所述反应井(1)中设置矿物吸附模块(6)和凝胶固化菌剂模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均质含水层地下水铬污染高效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反应井(1)和抽注井(2)中的阴极模块(3)和阳极模块(4);所述阴极模块(3)和阳极模块(4)分别和控制器通过导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均质含水层地下水铬污染高效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模块(3)为柱状;所述矿物吸附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均质含水层地下水铬污染高效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反应井(1)和抽注井(2);所述反应井(1)和抽注井(2)的侧壁设置孔结构(5);所述反应井(1)中设置矿物吸附模块(6)和凝胶固化菌剂模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均质含水层地下水铬污染高效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反应井(1)和抽注井(2)中的阴极模块(3)和阳极模块(4);所述阴极模块(3)和阳极模块(4)分别和控制器通过导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均质含水层地下水铬污染高效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模块(3)为柱状;所述矿物吸附模块(6)和凝胶固化菌剂模块(7)为圆饼状;所述阴极模块(3)穿过所述矿物吸附模块(6)和凝胶固化菌剂模块(7)的圆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均质含水层地下水铬污染高效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吸附模块(6)和凝胶固化菌剂模块(7)为多个,在所述阴极模块(3)上交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均质含水层地下水铬污染高效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殿超方降龙张强金松董献彬张勋张青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环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