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中央侧气囊的折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92007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1 1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座椅中央侧气囊的折叠方法,包括平铺所述主气袋和所述第一子气袋,且使得所述副面板位于所述主面板的上方;以第一基准部为基准将所述主气袋的中部向所述主面板所在的方向进行扇形折叠或者将所述主气袋的中部进行内塞折叠以形成折叠结构,且所述折叠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出气口的出气方向上;以通过第二基准部的第一翻折线翻折所述主气袋和所述第一子气袋,并形成翻折边缘;以垂直于所述第一翻折线的第二翻折线翻折所述主气袋和所述第一子气袋;沿所述第一翻折线卷折所述主气袋和所述第一子气袋形成卷折部分。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折叠方式形成的包型放入仿形壳体需要热压以小型化以及展开易打手的问题,实现了对气囊包型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气囊,具体涉及一种座椅中央侧气囊的折叠方法


技术介绍

1、座椅中央侧气囊用于在车辆内部限制乘客沿车辆横向移动的气囊,其通常安装于主驾和副驾之间,如安装于主驾座位侧壁,并在车辆受到撞击时在驾驶员和副驾乘员之间展开,以同时保护驾驶员和副驾乘员。

2、现有技术中,座椅中央侧气囊由于袋型较为宽大,按照传统座椅气囊的折叠方式很难将座椅中央侧气囊包型翻入座椅侧的仿性壳体中,因此现有技术中多使用热压工艺,以将折叠后的包型顺利放入仿形壳体内。此外,在以传统折叠方式形成的包型放入仿形壳体后,由于驾驶员的手臂容易位于座椅中央侧气囊的展开路径上,所以在座椅中央侧气囊在充气展开过程中,座椅中央侧气囊会形成打手现象,也就是座椅中央侧气囊在展开过程中打到驾驶员的手臂,这无疑对驾驶员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3、基于此,需要一种新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座椅中央侧气囊的折叠方法,以至少解决传统的折叠方式形成的包型放入仿形壳体需要热压以小型化以及展开易打手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中央侧气囊的折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中央侧气囊包括主气袋,所述主气袋包括相对设置的主面板和副面板,所述主气袋内设有导气袋,所述导气袋至少具有第一出气口,所述主面板的外侧设有第一子气袋,所述折叠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气袋的边缘和所述第一子气袋的边缘靠近所述折叠结构时,所述主气袋和所述第一子气袋的边缘不越过所述折叠结构的边缘,以使得所述主气袋和所述第一子气袋翻折后形成区域的气袋层数与所述折叠结构区域的气袋层数趋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折部分包括至少一正向卷折和/或至少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中央侧气囊的折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中央侧气囊包括主气袋,所述主气袋包括相对设置的主面板和副面板,所述主气袋内设有导气袋,所述导气袋至少具有第一出气口,所述主面板的外侧设有第一子气袋,所述折叠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气袋的边缘和所述第一子气袋的边缘靠近所述折叠结构时,所述主气袋和所述第一子气袋的边缘不越过所述折叠结构的边缘,以使得所述主气袋和所述第一子气袋翻折后形成区域的气袋层数与所述折叠结构区域的气袋层数趋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折部分包括至少一正向卷折和/或至少一反向卷折,其中,所述正向卷折为所述主气袋和所述第一子气袋沿所述第一翻折线向所述副面板所在的方向进行卷折,所述反向卷折为所述主气袋和所述第一子气袋沿所述第一翻折线向所述主面板所在的方向进行卷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通过第二基准部的第一翻折线向所述副面板所在的方向翻折所述主气袋和所述第一子气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面板在所述第一出气口的出气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振翔郝慧蔡益东林鹏程郑重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均胜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