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金属化薄膜和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91699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1 15: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即使在高温下也示出高的介质击穿强度的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和使用了该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的金属化薄膜。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使用超声波取向性试验机而测得的室温下的全部方向的超声波传播速度的平均值为1.60Km/sec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金属化薄膜和电容器


技术介绍

1、以往,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被用于电气设备等,耐电压性等电特性优异,因此,被用作电容器用电介质薄膜。

2、由上述那样的电容器用电介质薄膜制造的电容器例如可以用于构成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的动力控制单元的逆变器等。

3、用于制造这样的电容器的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由于近年来的电容器的小型化和高容量化而必须将薄膜厚度减薄,要求厚度即使薄也示出高的介质击穿强度。

4、例如,专利文献1中,作为电容器用中使用的聚丙烯薄膜,公开了聚丙烯树脂具有特定范围的熔融峰的聚丙烯薄膜。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292992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2、然而,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聚丙烯薄膜存在耐热性并不充分的问题。

3、上述那样的电容器在机舱内温度上升的环境、电容器的自身放热等环境下使用,因此,要求120℃左右(例如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使用超声波取向性试验机而测得的室温下的全部方向的超声波传播速度的平均值为1.60Km/sec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其中,使用超声波取向性试验机而测得的室温下的全部方向的超声波传播速度中的最大值(Vmax)为2.40Km/sec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其中,使用超声波取向性试验机而测得的室温下的全部方向的超声波传播速度中的最大值(Vmax)与最小值(Vmin)之比(Vmax/Vmin)为2.8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使用超声波取向性试验机而测得的室温下的全部方向的超声波传播速度的平均值为1.60km/sec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其中,使用超声波取向性试验机而测得的室温下的全部方向的超声波传播速度中的最大值(vmax)为2.40km/sec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其中,使用超声波取向性试验机而测得的室温下的全部方向的超声波传播速度中的最大值(vmax)与最小值(vmin)之比(vmax/vmin)为2.8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其中,所述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含有长链支化聚丙烯树脂,所述长链支化聚丙烯树脂的230℃下的熔融张力为9g/cm3以上且20g/cm3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其中,所述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含有聚丙烯树脂和长链支化聚丙烯树脂,所述长链支化聚丙烯树脂的应变硬化参数为3以上且低于6。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其中,所述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含有聚丙烯树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渡忠和石田立治米田美彦
申请(专利权)人:王子控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