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非线性能量阱的减振梁。
技术介绍
1、现代建筑逐渐采用绿色建材,目前常用的建筑材料多是钢材搭配混凝土,主梁和次梁采用焊接的方式相连,且整个梁体采用硬性材料,在隔音和环保层面效果欠缺,在遭遇地震时建筑结构振动较大,抗震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非线性能量阱的减振梁,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梁体结构抗震能力差的缺陷。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非线性能量阱的减振梁,包括:
3、主梁,包括第一工字型钢梁及第一秸秆板,所述第一秸秆板围绕所述第一工字型钢梁的外周设置,所述第一工字型钢梁内安装有水平吸振组件和竖向吸振组件;其中,所述水平吸振组件包括水平振子及第一弹性件,所述水平振子能够沿所述第一工字型钢梁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水平振子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工字型钢梁相连;所述竖向吸振组件包括竖向振子及第二弹性件,所述竖向振子能够在所述第一工字型钢梁的纵向截面内移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竖向振子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工字型钢梁相连;
4、次梁,与所述主梁相连,所述次梁包括第二工字型钢梁及第二秸秆板,所述第二秸秆板围绕所述第二工字型钢梁的外周设置,所述第二工字型钢梁内安装有负刚度非线性能量阱。
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非线性能量阱的减振梁,所述第一工字型钢梁包括第一冷弯薄壁型钢和第二冷弯薄壁型钢,所述第一冷弯薄壁型钢和所述第二冷弯薄壁型钢背靠背焊接呈带有翼缘的工字型钢
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非线性能量阱的减振梁,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工字型钢梁的上翼缘和下翼缘的竖向轨道,所述竖向振子可滑动安装于所述竖向轨道,所述竖向振子的相对两侧分别安装有两个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竖向振子同侧的两个所述第一弹性件相对于所述竖向轨道对称设置。
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非线性能量阱的减振梁,还包括横向加强肋,所述横向加强肋固定于所述第一工字型钢梁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两个所述横向加强肋之间固定连接水平轨道,所述水平振子可滑动安装在所述水平轨道上,所述水平轨道沿其移动方向的相对两侧分别安装有两个所述第二弹性件。
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非线性能量阱的减振梁,所述次梁的端部与所述主梁的连接处安装有硅胶阻尼。
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非线性能量阱的减振梁,所述主梁和所述次梁通过主次梁节点连接件相连。
1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非线性能量阱的减振梁,所述水平吸振组件和所述竖向吸振组件沿所述第一工字型钢梁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并在所述主梁的端部支座及所述主梁的梁跨中处增加所述水平吸振组件和所述竖向吸振组件的布设密度。
1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非线性能量阱的减振梁,所述负刚度非线性能量阱包括负刚度弹簧及导轨,所述导轨固定在于所述第二工字型钢梁的上翼缘下部,所述负刚度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导轨相连,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工字型钢梁相连。
1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非线性能量阱的减振梁,所述负刚度非线性能量阱沿着所述第二工字型钢梁的延伸方向均布,并在所述第二工字型钢梁的端梁支座处和梁跨中处增加布设密度。
1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非线性能量阱的减振梁,所述第二秸秆板粘接于所述第二工字型钢梁的外周。
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非线性能量阱的减振梁,通过将水平吸振组件、竖向吸振组件和负刚性非线性能量阱设置在梁上,可以从受到外部作用开始就对结构起到减振效果,且水平吸振组件、竖向吸振组件和负刚性非线性能量阱的鲁棒性较好,在结构动力特性发生变化时依然能够起到较好的减振效果,可以有效防止发生柱破坏时结构倒塌而减振器依然未启动的现象;另外,主梁和次梁均包括秸秆板,利用秸秆板轻质和高强度的特点,可以有效增强减振梁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通过秸秆板能提高减振梁的隔热和保温效果,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还能借助秸秆板材的阻燃性能,有效预防火灾,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线性能量阱的减振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线性能量阱的减振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字型钢梁包括第一冷弯薄壁型钢和第二冷弯薄壁型钢,所述第一冷弯薄壁型钢和所述第二冷弯薄壁型钢背靠背焊接呈带有翼缘的工字型钢梁,所述第一秸秆板粘接在所述第一工字型钢梁的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线性能量阱的减振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工字型钢梁的上翼缘和下翼缘的竖向轨道,所述竖向振子可滑动安装于所述竖向轨道,所述竖向振子的相对两侧分别安装有两个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竖向振子同侧的两个所述第一弹性件相对于所述竖向轨道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线性能量阱的减振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向加强肋,所述横向加强肋固定于所述第一工字型钢梁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两个所述横向加强肋之间固定连接水平轨道,所述水平振子可滑动安装在所述水平轨道上,所述水平轨道沿其移动方向的相对两侧分别安装有两个所述第二弹性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线性能量阱的减振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梁的端部与所述主梁的连接处安装有硅胶阻尼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非线性能量阱的减振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和所述次梁通过主次梁节点连接件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线性能量阱的减振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吸振组件和所述竖向吸振组件沿所述第一工字型钢梁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并在所述主梁的端部支座及所述主梁的梁跨中处增加所述水平吸振组件和所述竖向吸振组件的布设密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线性能量阱的减振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刚度非线性能量阱包括负刚度弹簧及导轨,所述导轨固定在于所述第二工字型钢梁的上翼缘下部,所述负刚度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导轨相连,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工字型钢梁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非线性能量阱的减振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刚度非线性能量阱沿着所述第二工字型钢梁的延伸方向均布,并在所述第二工字型钢梁的端梁支座处和梁跨中处增加布设密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线性能量阱的减振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秸秆板粘接于所述第二工字型钢梁的外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线性能量阱的减振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线性能量阱的减振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字型钢梁包括第一冷弯薄壁型钢和第二冷弯薄壁型钢,所述第一冷弯薄壁型钢和所述第二冷弯薄壁型钢背靠背焊接呈带有翼缘的工字型钢梁,所述第一秸秆板粘接在所述第一工字型钢梁的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线性能量阱的减振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工字型钢梁的上翼缘和下翼缘的竖向轨道,所述竖向振子可滑动安装于所述竖向轨道,所述竖向振子的相对两侧分别安装有两个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竖向振子同侧的两个所述第一弹性件相对于所述竖向轨道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线性能量阱的减振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向加强肋,所述横向加强肋固定于所述第一工字型钢梁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两个所述横向加强肋之间固定连接水平轨道,所述水平振子可滑动安装在所述水平轨道上,所述水平轨道沿其移动方向的相对两侧分别安装有两个所述第二弹性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线性能量阱的减振梁,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旭,吴园园,王海飙,王加保,任万涛,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