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裁切装置及干电极制备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90659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裁切装置及干电极制备设备。该裁切装置包括:固定基座;刀架,设置在固定基座上,且能够相对固定基座靠近或远离轧辊移动;切刀,设置在刀架朝向轧辊的一侧;气浮块,安装在刀架上,气浮块用于在与轧辊之间形成气膜,并产生使得刀架具有远离轧辊的运动趋势的气浮力;及压紧件,安装在固定基座上,且与刀架连接,压紧件用于提供使得刀架具有靠近轧辊的运动趋势的压紧力。如此,在压紧件提供的压紧力和气浮块产生的气浮力的共同作用下,刀架能够根据轧辊的直径变化而自动调整位置,从而实现自动调节刀缝大小,确保刀缝始终保持在预设范围内,无需频繁停机对刀缝进行调节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制造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裁切装置及干电极制备设备


技术介绍

1、极片加工工艺按照是否使用溶剂可以分为湿法工艺和干法工艺。其中,干法工艺理论上不需要添加任何溶剂,无溶剂条件下仅通过粉料中粘结剂的纤维化即可制备出辊压膜,将辊压膜与集流体热压复合即可得到干电极极片。

2、由于压制出的辊压膜是贴附在轧辊的辊面上的,因此需要利用切刀在辊面上对辊压膜进行切边。切刀与轧辊之间的缝隙称为刀缝,刀缝的大小对于切边工序至关重要。刀缝太大导致切不断辊压膜,刀缝太小会存在划伤辊面的风险,因此刀缝一般控制在10μm左右。

3、然而,刀缝的大小受到轧辊的热胀冷缩的影响,即在轧辊温度变化时,由于热胀冷缩,导致轧辊的直径增大或减小,进而使得刀缝也随之变小或增大,存在撞刀风险,进而损伤切刀和轧辊的辊面。因此,当轧辊温度发生变化时必须重新对刀缝值进行调节,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当轧辊温度发生变化时必须重新对刀缝值进行调节,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裁切装置,用于对轧辊(100)上的辊压膜进行裁切,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装置(2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块(40)具有进气孔(41),所述气浮块(40)朝向所述轧辊(100)的一侧具有多个透气孔(43),所述进气孔(41)与各个所述透气孔(43)连通,以使由所述进气孔(41)进入的气流从各个所述透气孔(43)吹向所述轧辊(100)并形成所述气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50)为压紧气缸,所述裁切装置(200)还包括输气管路、供气管路以及连接在所述供气管路上的气控阀(51),所述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裁切装置,用于对轧辊(100)上的辊压膜进行裁切,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装置(2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块(40)具有进气孔(41),所述气浮块(40)朝向所述轧辊(100)的一侧具有多个透气孔(43),所述进气孔(41)与各个所述透气孔(43)连通,以使由所述进气孔(41)进入的气流从各个所述透气孔(43)吹向所述轧辊(100)并形成所述气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50)为压紧气缸,所述裁切装置(200)还包括输气管路、供气管路以及连接在所述供气管路上的气控阀(51),所述进气孔(41)与所述输气管路连接,所述压紧气缸与所述供气管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块(40)朝向所述轧辊(100)的一侧表面为与所述轧辊(100)的辊面相匹配的弧形面(4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装置(200)还包括与所述固定基座(10)和所述刀架(20)连接弹性件(60),所述弹性件(60)用于提供使得所述刀架(20)具有远离所述轧辊(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先导慧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