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提供一种车体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主要有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此类列车运量大,在独立轨道上行驶,无堵车,停车难等问题,但前期需要建设隧道、高架,铺设轨道等施工周期长,成本高。城市公路交通,如公交车、客车、家用轿车等无需独立轨道,直接在公路上行驶,道路施工周期短、成本低,但运量较小,且存在堵车、停车难等问题。
2、胶轮列车直接在公路上行驶,无需独立轨道,且运量比一般的公路车辆大,能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但在相关技术中,胶轮列车的车体结构大多无法实现自适应地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体结构,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车体结构无法自适应调整的缺陷。
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
3、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车体结构,包括:
4、车顶组件,包括一对车顶边梁以及连接于一对所述车顶边梁之间的车顶弯梁;
5、端墙组件,包括一对端角柱以及连接于一对所述端角柱上的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边梁(118)包括第一梁体(122)和第二梁体(124),所述侧墙组件(112)包括门立柱(126),所述第一梁体(122)的两端连接于所述门立柱(126)和司机室(128)之间,所述第二梁体(124)连接于所述门立柱(126)的底端,沿高度方向,所述第一梁体(122)与所述门立柱(126)的连接位置与所述第二梁体(124)与所述门立柱(126)的连接位置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梁体(124)与所述第一梁体(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边梁(118)包括第一梁体(122)和第二梁体(124),所述侧墙组件(112)包括门立柱(126),所述第一梁体(122)的两端连接于所述门立柱(126)和司机室(128)之间,所述第二梁体(124)连接于所述门立柱(126)的底端,沿高度方向,所述第一梁体(122)与所述门立柱(126)的连接位置与所述第二梁体(124)与所述门立柱(126)的连接位置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梁体(124)与所述第一梁体(122)之间设置有斜向补强梁(130),所述第二梁体(124)的端部与所述斜向补强梁(130)之间设置有加强梁(1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底架边梁(118)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梁体(122)、所述斜向补强梁(130)、所述第二梁体(124)以及所述侧墙边梁(114)形成第一纵向传力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边梁(114)与所述第一梁体(12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组件(112)还包括侧墙立柱(136),所述侧墙立柱(136)连接于所述底架边梁(118)和所述车顶边梁(102)之间,所述侧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飞,刘龙玺,王晋乐,葛洪峰,田洪雷,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