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预应力锚栓基础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90334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风力发电机预应力锚栓基础及其制备方法,该风力发电机预应力锚栓基础,包括下锚板下部结构、锚栓式基础结构及外围支护结构,该下锚板下部结构可使得锚栓基础的整体埋深较现有锚栓基础大,锚栓基础发生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可能较小;增加外围支护结构可抵抗倾覆力矩;下锚板下部结构设计有检修廊道,可实现预应力锚栓两端的同时张拉,提高张拉效果,且检修廊道为预应力锚栓更换提供了解决方案,突破了现有锚栓基础的锚栓不可更换的技术壁垒。环形墙具有灌砂空间,上锚板预留灌砂孔,可就地取材,可增加结构整体自重以抵抗倾覆力矩,且后期灌入材料可在施工场地就地取材,极大节约建筑成本与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机基础,尤其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预应力锚栓基础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风能资源属绿色可持续利用资源,用于发电可有效降低燃煤发电造成的矿产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随着风电产业的大规模发展,特别是风电机组未来发展趋势具备大容量、大叶轮、高轮毂的特点,由塔筒和基础构成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支撑体系结构设计与安全评估变得愈发重要。风电机组支撑结构属于高耸构,风载荷及其他载荷作用下结构的强度、稳定和疲劳特性是影响结构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塔筒和基础的连接体系更是制约风机基础设计的关键因素。良好的连接体系能很好的实现上部塔筒和底部基础之间的协同工作,实现荷载的良性传递,保证基础结构的受力更合理、更高效。

2、目前,风机基础与上部塔筒常采用的连接方式分为两类:基础环连接方式和预应力锚栓连接方式。

3、基础环连接方式设计原理类似埋入式柱脚。受工程造价控制,基础环埋深仅为其直径的0.4-0.5倍,风机基础强度及刚度在基础环t型环板处存在突变,在外部循环荷载作用下易产生裂缝;且基础环开孔较少,穿筋困难,基础环与基础的一体性较差。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力发电机预应力锚栓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锚板下部结构(10)、锚栓式基础结构(20)以及外围支护结构(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预应力锚栓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灌砂空间(23a)为一个或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发电机预应力锚栓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灌砂孔(211)为多个,所述灌砂空间(23a)为一个,所有所述灌砂孔(211)与所述灌砂空间(23a)连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发电机预应力锚栓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灌砂孔(211)为多个,所述灌砂空间(23a)为多个,所述灌砂孔(211)与所述灌砂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发电机预应力锚栓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锚板下部结构(10)、锚栓式基础结构(20)以及外围支护结构(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预应力锚栓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灌砂空间(23a)为一个或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发电机预应力锚栓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灌砂孔(211)为多个,所述灌砂空间(23a)为一个,所有所述灌砂孔(211)与所述灌砂空间(23a)连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发电机预应力锚栓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灌砂孔(211)为多个,所述灌砂空间(23a)为多个,所述灌砂孔(211)与所述灌砂空间(23a)一一对应连通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预应力锚栓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灌砂孔(211)的内径大于3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预应力锚栓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墙(23)为超高性能混凝土制备而成。

7.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开星吴剑剑仇云林关雅静谢江王红珂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