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粘合剂加工,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聚氨酯粘合剂的调节式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1、聚氨酯粘合剂的生产均需要采用混料设备,混料设备或装置就是进行物料混合的机器,一般是通过驱动设备驱动旋转搅拌结构旋转或容器旋转,从而实现混料,或者采取搅拌结构和容器采用相反时针方向旋转这样可使得物料的接触和搅拌更加均匀。
2、目前用于聚氨酯粘合剂生产加工的混料设备,在对各类聚氨酯粘合剂进行物料混合处理时,对于定量投放的各比例原物料的混合基本通过旋转搅拌结构以及旋转容器的方式,因为上述混料过程基本上通过旋转搅拌的方式,所以容易使贴靠容器内壁和沿角部的物料难以高效混合,即难以调节增加混料方式,使得物料混合方式单一,不利于提高物料混合效率,不利于缩减充分混合物料的时间,应用起来效益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聚氨酯粘合剂的调节式混料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生产聚氨酯粘合剂的调节式混料装置,包括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顶面固定安装有底盘架(2),所述底盘架(2)顶面靠近边缘处铆接有弹簧部(3),所述弹簧部(3)顶端铆接有载盘架(4),所述载盘架(4)顶面的边缘固定安装有环筒架(5),所述载盘架(4)底面中心部设有振动电机(6),所述环筒架(5)顶端固定安装有下料斗架(9),所述下料斗架(9)的底端连通并固定插接有下料球套(20),所述下料球套(20)下方侧表面连通并固定插接有下料管架(11),所述下料斗架(9)顶端安装有混料筒架(10),所述混料筒架(10)的顶端设有筒端法兰部(12),所述筒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产聚氨酯粘合剂的调节式混料装置,包括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顶面固定安装有底盘架(2),所述底盘架(2)顶面靠近边缘处铆接有弹簧部(3),所述弹簧部(3)顶端铆接有载盘架(4),所述载盘架(4)顶面的边缘固定安装有环筒架(5),所述载盘架(4)底面中心部设有振动电机(6),所述环筒架(5)顶端固定安装有下料斗架(9),所述下料斗架(9)的底端连通并固定插接有下料球套(20),所述下料球套(20)下方侧表面连通并固定插接有下料管架(11),所述下料斗架(9)顶端安装有混料筒架(10),所述混料筒架(10)的顶端设有筒端法兰部(12),所述筒端法兰部(21)的顶面安装有环封盖(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聚氨酯粘合剂的调节式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包括内支撑筒(101)、底架贯通槽(102)、内支撑搭接环座(103)、支撑联结臂(104)、外支撑搭接环座(105)和外支撑弧板(106),所述内支撑筒(101)和外支撑弧板(106)的顶端分别与底盘架(2)底面的中部和边缘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架贯通槽(102)贯穿开设于内支撑筒(101)的筒壁,所述内支撑筒(101)和外支撑弧板(106)的底端分别与内支撑搭接环座(103)和外支撑搭接环座(105)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联结臂(104)的一端与内支撑筒(101)和内支撑搭接环座(103)固定连接,且支撑联结臂(104)的另一端与外支撑弧板(106)和外支撑搭接环座(105)固定连接;所述波纹封挡覆胶圈(13)采用氟橡胶材质制成,且波纹封挡覆胶圈(13)为多个向下和向上交错的回环状胶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聚氨酯粘合剂的调节式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架(2)包括底盘圆板(201)和底盘铆接孔(202),所述底盘铆接孔(202)纵向贯穿开设于底盘圆板(201)的板面;所述载盘架(4)包括承载圆板(401)和载盘铆接孔(402),所述纵向贯穿开设于的承载圆板(401)板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聚氨酯粘合剂的调节式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部(3)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弹簧部(3)等距环绕分布于底盘圆板(201)和承载圆板(401)相向面的边缘;所述弹簧部(3)包括支撑弹簧体(301)、铆接端板(302)和铆接钉(303),所述铆接端板(302)固定安装在支撑弹簧体(301)的两端处,所述铆接端板(302)通过铆接钉(303)与底盘圆板(201)或承载圆板(401)铆接,且振动电机(6)的输出端与承载圆板(401)底面中心处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聚氨酯粘合剂的调节式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筒架(5)包括支撑圆环筒管(501)和轻量化贯通槽(502),所述轻量化贯通槽(502)贯穿开设于圆环筒管(501)的筒壁,所述支撑圆环筒管(501)筒壁的一侧贯穿开设有下料管道连接空槽(7),所述下料管道连接空槽(7)为圆型通槽状结构,且下料管道连接空槽(7)的槽体宽度大于轻量化贯通槽(502)的槽体宽度,且轻量化贯通槽(502)的数量为五个,且五个轻量化贯通槽(502)和下料管道连接空槽(7)等距环绕开设于环筒架(5)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仲流,李淑珍,王渊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统宝树脂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