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湖南工学院专利>正文

用于中小跨径箱形截面桥梁的桥面均匀受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89720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14
用于中小跨径箱形截面桥梁的桥面均匀受力系统,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其包括多个阻尼器和定滑轮,所述阻尼器与定滑轮在桥梁的两个桥墩之间的跨度内以间隔交错的形式设置在桥梁的上梁底面,一根拉索依次穿过定滑轮的顶端与阻尼器的底端,并受到定滑轮的支撑与阻尼器的推抵,所述拉索两端连接于相邻两个桥墩上并在自然状态下处于绷紧状;所述上梁受力时能够使部分载荷通过其下方对应位置的阻尼器往下传递给拉索,以使拉索的两端对桥墩产生拉力,从而分担上梁的部分载荷以减少上梁的挠度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中小跨径箱形截面桥梁中存在的上梁与下梁受力不均匀的技术问题,提高了桥梁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尤其指一种用于中小跨径箱形截面桥梁的桥面均匀受力系统


技术介绍

1、在桥梁工程领域,中小跨径的桥梁设计和施工一直是工程师们关注的重点。这类桥梁因其结构特性和应用场景的多样性,对设计和施工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箱形截面桥梁因其结构稳定性好、自重轻、施工方便等优点,在中小跨径桥梁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箱形截面桥梁的设计通常采用上梁和下梁的结构布局,其中上梁直接承受行车载荷,而下梁则承载较小的载荷。这种结构设计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桥梁的自重,但也带来了一个显著的问题:上梁和下梁受力不均。由于上梁直接承受车辆载荷,其挠度变化较大,而下梁相对较小,导致上梁承受的应力集中,长期作用下易产生疲劳损伤。受力不均匀导致桥梁结构的局部应力集中,加速了材料的老化和损伤,从而缩短了桥梁的使用寿命。长期下来可能导致桥梁结构出现疲劳损伤、变形甚至断裂,严重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3、现有的一些解决办法是直接在箱形截面桥梁的上梁与下梁之间的中空区域设置一块支撑板。这种支撑板沿着桥面长度方向全程设置,用以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中小跨径箱形截面桥梁的桥面均匀受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阻尼器(1)和定滑轮(2),所述阻尼器(1)与定滑轮(2)在桥梁的两个桥墩(3)之间的跨度内以间隔交错的形式设置在桥梁的上梁(4)底面,一根拉索(5)依次穿过定滑轮(2)的顶端与阻尼器(1)的底端,并受到定滑轮(2)的支撑与阻尼器(1)的推抵,所述拉索(5)两端连接于相邻两个桥墩(3)上并在自然状态下处于绷紧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小跨径箱形截面桥梁的桥面均匀受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桥墩(3)之间的跨度内均匀间隔设置有三个阻尼器(1),且中间的阻尼器(1)位于该跨度的中心位置,所述定滑轮(2...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中小跨径箱形截面桥梁的桥面均匀受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阻尼器(1)和定滑轮(2),所述阻尼器(1)与定滑轮(2)在桥梁的两个桥墩(3)之间的跨度内以间隔交错的形式设置在桥梁的上梁(4)底面,一根拉索(5)依次穿过定滑轮(2)的顶端与阻尼器(1)的底端,并受到定滑轮(2)的支撑与阻尼器(1)的推抵,所述拉索(5)两端连接于相邻两个桥墩(3)上并在自然状态下处于绷紧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小跨径箱形截面桥梁的桥面均匀受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桥墩(3)之间的跨度内均匀间隔设置有三个阻尼器(1),且中间的阻尼器(1)位于该跨度的中心位置,所述定滑轮(2)相应地设置有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小跨径箱形截面桥梁的桥面均匀受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5)的两端通过锚固装置固定于桥墩(3)上,所述锚固装置的顶端向上穿过桥梁的下梁(6)并与拉索(5)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春华杨舟贺辉王鹏韬刘文祥杨俊张森晴彭雨轩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