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廊道模板支撑结构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89652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廊道模板支撑结构及使用方法,属于廊道模板支撑技术领域。该廊道模板支撑结构及使用方法,通过双向电动液压杆伸长可带动驱动杆运动,使驱动杆可在滑口内滑动,并通过滑口的斜向设置向上位移,使顶模主梁和顶模胶合板向上运动,顶模胶合板与侧模胶合板高度保持齐平,并且支撑板向上运动带动第一齿杆与第一齿轮传动,使螺柱带动螺纹筒运动,两个侧模主梁带动两个侧模胶合板相互远离运动,使侧模胶合板抵紧在基座内边缘,保持侧模胶合板的稳定,此时再通过止水螺杆将两侧外保持组件与内保持组件进行装配即可,从而此方式无需操作过多部件进行搭设,满足快速搭建支撑部件的需求,缩短施工时间,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廊道模板支撑,特别是一种廊道模板支撑结构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廊道是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景观单元,具有通道和阻隔的双重作用,廊道在建造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采用浇筑的方式;目前,在对廊道进行施工时,经常需要使用到可移动式模板支撑结构进行支撑,但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可移动式模板支撑结构在使用时需要操作的部件较多,在使用时不能有效缩短减少搭设脚手架的时间,提高施工效率,并且在拆模时也需要操作较多部件,有些部分还需要登高进行操作,较为危险,而且拆模时会产生一定的灰尘,不便于快速降尘处理,因此,研究一种新的廊道模板支撑结构及使用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2、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廊道模板支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廊道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廊道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持组件(102)包括外模主梁(1021),所述外模主梁(1021)的一侧装配有外模胶合板(102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廊道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保持组件(103)包括顶模主梁(1033)和两个侧模胶合板(1031),两个侧模胶合板(1031)上均装配有侧模主梁(1032),侧模主梁(1032)与限位套(212)和两个固定板(208)固定,所述顶模主梁(1033)的上方装配有顶模胶合板(1034),顶模胶合板(1034)的上方设有两个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廊道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廊道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持组件(102)包括外模主梁(1021),所述外模主梁(1021)的一侧装配有外模胶合板(102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廊道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保持组件(103)包括顶模主梁(1033)和两个侧模胶合板(1031),两个侧模胶合板(1031)上均装配有侧模主梁(1032),侧模主梁(1032)与限位套(212)和两个固定板(208)固定,所述顶模主梁(1033)的上方装配有顶模胶合板(1034),顶模胶合板(1034)的上方设有两个补缝板(103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廊道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支撑组件(211)包括齿板(2111),所述齿板(21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杆座(2112),所述杆座(2112)从侧模主梁(1032)的下方穿出并与基座(101)接触,所述侧模主梁(103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四个移动轮(106)。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廊道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202)包括双向电动液压杆(2021),所述双向电动液压杆(2021)固定连接在顶模主梁(1033)和支撑板(201)之间,所述双向电动液压杆(202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圆形块(2024),圆形块(2024)与驱动杆(210)固定连接,所述圆形块(202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入限位套(212)的限位杆(2023),所述限位杆(2023)滑动在孔套(2022)中,所述孔套(2022)固定连接在顶模主梁(1033)的下方。

6.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仙山韩志祥韩波王小沛王彦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