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新能源远距离孤岛送出的混合级联输电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89639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规模新能源远距离孤岛送出的混合级联输电系统和方法,包括:风电基地连接整流侧的交流母线,整流侧的交流母线分别连接第一LCC和第一MMC的输入端;第一MMC的一输出端接地,另一输出端与第一LCC的一输出端连接,LCC的另一输出端与架空线的一端连接,架空线的另一端连接第二LCC的一输入端,第二LCC的另一输入端与第二MMC的一输入端连接,第二MMC的另一端接地,第二LCC、第二MMC的输出端均与逆变侧的交流母线连接,逆变侧的交流母线与交流系统连接。其可以为风光新能源基地提供稳定电压源,LCC换流器利用MMC直流电压外环生成直流电流整定值,进而对系统直流电流进行控制,达到平均分配高低阀组间功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规模新能源远距离孤岛送出的混合级联输电系统和方法,属于高压、超高压直流输电。


技术介绍

1、随着新型电力系统飞速发展,新能源和电力电子器件在电力系统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新能源取代传统能源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此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如系统强度削减、稳定性降低、系统惯量降低等问题。新能源并网接入需要电源侧和负荷侧双向调整,需要稳定的交流母线电压,因此对新型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与构网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新能源并网外送需要稳定的同步电压源,但是lcc-hvdc系统自身没有电压支撑能力,用于大规模新能源送出时,需要火电、水电机组等具备电压支撑能力的设备的配合。然而,由于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等条件的限制,并非所有风电基地都能够就近配套火电厂。而mmc-hvdc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接入有源和无源系统,提供稳定的电压支撑,不存在换相失败问题,能够灵活调控有功、无功功率,可大幅提升交流系统接入新能源的能力,已经成为当今新能源基地并网的主流选择,但是mmc-hvdc面临着成本高、损耗大、阀通流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为充分发挥lcc-hvdc与mmc-h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规模新能源远距离孤岛送出的混合级联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网换相换流器LCC、第一半全混合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架空线、第二LCC、第二MMC、交流系统和控制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规模新能源远距离孤岛送出的混合级联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MC和第二MMC均为半全混合MMC结构,所述整流侧的交流母线和所述逆变侧的交流母线上均设置交流滤波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规模新能源远距离孤岛送出的混合级联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全混合MMC结构,包括三相,每个相单元均连接一上桥臂和一下桥臂,每个上桥臂或下桥臂均包括电感和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规模新能源远距离孤岛送出的混合级联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网换相换流器lcc、第一半全混合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架空线、第二lcc、第二mmc、交流系统和控制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规模新能源远距离孤岛送出的混合级联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mc和第二mmc均为半全混合mmc结构,所述整流侧的交流母线和所述逆变侧的交流母线上均设置交流滤波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规模新能源远距离孤岛送出的混合级联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全混合mmc结构,包括三相,每个相单元均连接一上桥臂和一下桥臂,每个上桥臂或下桥臂均包括电感和与所述电感串联的若干全桥单元和半桥单元。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规模新能源远距离孤岛送出的混合级联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级联输电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一lcc并联的第一旁路断路器以及与第二lcc并联的第二旁路断路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规模新能源远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秀芳张博张泽赵成勇赵峥樊林禛李探尚勇吴子豪王若谷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