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流域的建设用地集约评价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4289513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1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沿河流域的建设用地集约评价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对夜光遥感数据和土地利用覆盖数据进行预处理,由处理后的所述夜光遥感数据和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建立平均夜间灯光指数;构建所述平均夜间灯光指数与土地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异速增长模型,根据所述异速增长模型中的异速增长系数,评价沿河区域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从多源遥感视角下建立异速增长模型,利用夜光遥感数据,构建平均夜间灯光指数与土地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异速增长模型,由此能够破除资源要素跨地区跨领域流动障碍,促进土地等生产要素高效流动,增强城市群之间发展协调性以及今后城市化进程的高质量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建设用地集约评价,尤其涉及一种沿河流域的建设用地集约评价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土地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土地集约利用作为解决土地供需矛盾的主要手段,是促进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中国高质量发展战略不断深入推进,建设用地的扩展重心逐渐转变为向存量要增量,土地集约利用要求更加突显。目前的区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主要围绕集约利用水平评价、驱动因子以及时空分异特征等方面开展。土地集约利用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层次分析法,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多因子综合评价法、聚类分析等。上述方法需要收集大量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进而计算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传统方法虽然计算简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统计数据收集困难、数据“垄断”且主观性较强、部分数据失真等。第二、评价指标选择与权重确定主观性较强,忽视了部分指标之间存在的共线性特征,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沿河流域的建设用地集约评价方法,解决统计数据收集困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沿河流域的建设用地集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沿河流域的建设用地集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夜光遥感数据和土地利用覆盖数据进行预处理;对原始的所述夜光遥感数据进行投影变换、重采样和掩膜预处理后,对所述夜光遥感数据进行校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沿河流域的建设用地集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构造的所述平均夜间灯光指数对沿河流域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确定,公式如下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沿河流域的建设用地集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拟合所述平均夜间灯光指数,将一渠道的所述平均夜间灯光指数作为基准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沿河流域的建设用地集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沿河流域的建设用地集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夜光遥感数据和土地利用覆盖数据进行预处理;对原始的所述夜光遥感数据进行投影变换、重采样和掩膜预处理后,对所述夜光遥感数据进行校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沿河流域的建设用地集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构造的所述平均夜间灯光指数对沿河流域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确定,公式如下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沿河流域的建设用地集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拟合所述平均夜间灯光指数,将一渠道的所述平均夜间灯光指数作为基准数据,而其他所述平均夜间灯光指数作为拟合数据,将所述基准数据与所述拟合数据相重叠的时间作为自变量,所述基准数据作为因变量,建立所述基准数据和所述拟合数据的拟合关系,根据所述拟合关系将所述拟合数据转化为基准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沿河流域的建设用地集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所述平均夜间灯光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华梦奇张雨昂王净黄伟殷君茹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轻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