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冷却,尤其涉及一种外转子径向永磁同步电机的混合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1、外转子永磁电机的结构特点是将永磁体固定在外转子的内侧圆周壁面上,并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电机转轴位于外转子内部,其一端连接到外转子的端部内壁面。永磁体和转子在电机的外部,定子铁心和绕组位于电机转轴与永磁体之间。由于传统的机壳水套冷却结构需要与外部水泵连接,因此在电机运行时冷却水的进出口不能随电机旋转。此外,外转子永磁电机的定子铁心和定子绕组作为热源距离电机外壁较远。因此,传统的机壳水冷结构设计和安装位置并不适用于外转子永磁电机。鉴于外转子永磁电机具有高转矩密度和较大的发热量,传统的自然冷却和强迫风冷方式无法满足其散热需求。同时,由于蒸发冷却技术尚未成熟,液冷散热方式成为首选。相比油冷却,水冷却方案制造成本更低,更适用于外转子永磁电机的工作环境。然而,受限于该电机的结构特点,传统的水冷方案通过在电机机壳内设置冷却水流道进行散热,但这种结构无法在外转子永磁电机中实现冷却介质的内外交换。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高效的冷却结构,适用于外转子永磁电机在大负荷作业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外转子径向永磁同步电机的混合冷却结构,包括转子背铁(1)、转子(2)、定子(3)、绕组端部(4)、永磁体(5)、冷却管(6)、转轴(7)、扇片(8)、定子上永磁体(9)、进水口(10)、出水口(11)、绕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外转子径向永磁同步电机的混合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整机采用强迫风冷和冷却管水冷相结合的混合冷却结构,定子部分安装冷却管进行水冷冷却,转轴安装扇片进行强迫风冷冷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外转子径向永磁同步电机的混合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冷却管(6)环绕定子(3)的支路数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外转子径向永磁同步电机的混合冷却结构,包括转子背铁(1)、转子(2)、定子(3)、绕组端部(4)、永磁体(5)、冷却管(6)、转轴(7)、扇片(8)、定子上永磁体(9)、进水口(10)、出水口(11)、绕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外转子径向永磁同步电机的混合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整机采用强迫风冷和冷却管水冷相结合的混合冷却结构,定子部分安装冷却管进行水冷冷却,转轴安装扇片进行强迫风冷冷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外转子径向永磁同步电机的混合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冷却管(6)环绕定子(3)的支路数与定子槽口数一致,冷却管(6)的尺寸小于槽口尺寸,冷却管(6)形状为矩形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外转子径向永磁同步电机的混合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冷却管(6)包围两侧的绕组端部(4),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