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植物病原菌感染的组合物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89346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被植物病原真菌菌株影响的植物器官的植物药物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植物器官上施加组合物的步骤,所述组合物包含亚有效量的至少一种氧杂蒽酮UPR(未折叠蛋白反应)抑制剂,优选IRE‑1(肌醇需求酶1)抑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植物药物组合物,其包含亚有效量的至少一种UPR(未折叠蛋白反应)抑制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旨在预防、控制和/或治疗植物病原真菌菌株(phytopathogenicfungal strain)引起的植物器官感染的组合物和方法。


技术介绍

1、植物病原真菌可能影响多种植物器官,如叶子、茎、果实和种子。受感染的植物果实通常不适合出售,并且叶子或种子的感染可能会改变植物的发育或发芽,导致生产力显著降低。因此,真菌感染可能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控制作物的真菌感染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

2、据估计,植物病害每年导致世界主要作物损失10-15%,其中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在植物病害中,约70%至约80%是由病原真菌引起的(peng等人,frontmicrobiol.2021;12:670135)。

3、为了预防此类作物病害的发生,农民不得不使用许多合成化学农药。这些农药的广泛使用导致了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如土壤压实和水污染,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peng等人,front microbiol.2021;12:670135)。因此,通常用于保护作物免受真菌感染的传统化学杀真菌剂存在对环境、特别是土壤和供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防、控制或治疗植物病原真菌菌株对植物器官的真菌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体外亚有效浓度在植物器官上施加组合物的步骤,所述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UPR(未折叠蛋白反应)抑制剂,优选IRE-1(肌醇需求酶1)抑制剂,所述体外亚有效浓度是等于或低于所述抑制剂针对所述植物病原真菌菌株的非杀真菌浓度C1的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种UPR抑制剂选自γ-倒捻子素、1,3,5-三羟基-4-异戊烯基氧杂蒽酮、1,3,5-三羟基-2-异戊烯基氧杂蒽酮及其混合物,优选地,所述至少一种UPR抑制剂为γ-倒捻子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预防、控制或治疗植物病原真菌菌株对植物器官的真菌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体外亚有效浓度在植物器官上施加组合物的步骤,所述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upr(未折叠蛋白反应)抑制剂,优选ire-1(肌醇需求酶1)抑制剂,所述体外亚有效浓度是等于或低于所述抑制剂针对所述植物病原真菌菌株的非杀真菌浓度c1的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种upr抑制剂选自γ-倒捻子素、1,3,5-三羟基-4-异戊烯基氧杂蒽酮、1,3,5-三羟基-2-异戊烯基氧杂蒽酮及其混合物,优选地,所述至少一种upr抑制剂为γ-倒捻子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种upr抑制剂包含在山竹子(garcinia mangostana)叶、树皮或果皮提取物中,优选包含在山竹子果皮提取物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器官是十字花科(brassicacae)、伞形花科(apiaceae)、葡萄科(vitaceae)、蔷薇科(rosaceae)、茄科(solanaceae)、豆科(fabaceae)、禾本科(poaceae)、芭蕉科(musaceae)、葱科(alliaceae)、芸香科(rutaceae)和梧桐科(sterculiaceae)的植物器官,优选地,所述植物器官是选自十字花科植物、伞形花科植物、葡萄科植物、蔷薇科植物和禾本科植物的植物的植物器官。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器官是选自甘蓝(brassicaoleracea)、黄胡萝卜(daucus carota subsp.sativus);葡萄(vitis vinifera);苹果(malus domestica)、梨(pyrus comunis)、李属物种(prunus spp.),特别是李、樱桃、桃、油桃、杏和扁桃,以及小麦属物种(triticum spp.)的植物的植物器官,优选选自植物甘蓝、葡萄;苹果和小麦属物种的植物的植物器官。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真菌感染是由至少一种植物病原真菌引起的感染,所述植物病原真菌选自:白粉菌目(erysiphales)的真菌,其进一步选自钩丝壳属(uncinula)、白粉菌属(erysiphe)、单囊壳属(sphaerotheca)的真菌;座囊菌目(dothideales)的真菌,其进一步选自黑星菌属(venturia)的真菌;柔膜菌目(helotiales)的真菌,其进一步选自核盘菌属(sclerotinia)、念珠菌属(monilia)/链核盘菌属(monilinia)、葡萄孢属(botrytis)/葡萄孢盘菌属(botryotinia)的真菌;格孢菌科(pleosporaceae)的真菌,其优选进一步选自链格孢属(alternaria)的真菌;球腔菌科(mycosphaerellaceae)目的真菌,其进一步选自核盘菌属(sclerotinia)、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和叶枯菌属(zymoseptoria)的真菌。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真菌感染是由至少一种植物病原真菌引起的感染,所述植物病原真菌选自链格孢属、镰刀菌属(fusarium)、葡萄孢属或葡萄孢盘菌属、核盘菌属、凹脐蠕孢属(dreschlera)、黑星菌属、透明霜霉菌属(hyaloperonospora)、根肿菌属(plasmodiophora)、茎点霉属(phoma)、白粉菌属、丝核菌属(rhizoctonia)、腐霉属(pythium)、尾孢菌属(cercospora)、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裸孢子囊菌属(gymnosporangium)、疫霉菌属(pythopthora)、轴霜霉属(plasmopara)、钩丝壳属、球座菌属(guignardia)、弯孢壳属(eutypa)、拟茎点霉属(phomopsis)、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叶枯菌属(zymospetoria)、柄锈菌属(puccinia)、布氏白粉菌属(blumeria)、眼斑菌属(oculimacula)、顶囊壳属(gaeumannomyces)、核腔菌属(pyrenophora)、层锈菌属(phakospora)、壳针孢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N·巴塔耶西蒙诺T·卡彭特T·吉耶梅特AM·勒雷P·里绍姆佩尼古尔P·西蒙诺G·维奥特
申请(专利权)人:法国国家农业食品与环境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