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形变诱导强化Cu-Cr-Nb异质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89314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形变诱导强化Cu‑Cr‑Nb异质结构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区域组成:Cu‑Cr‑Nb合金区域为50%~95%,Cu区域为5%~50%;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Cu‑Cr‑Nb合金粉末和Cu粉末;步骤二、将Cu‑Cr‑Nb合金粉末和Cu粉末混合;步骤三、烧结成型得到Cu‑Cr‑Nb异质结构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材料通过在Cu‑Cr‑Nb合金基体内引入Cu软区域,使得制备的复合材料产生了异质变形诱导强化,在保证良好塑性的同时还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及加工硬化能力,实现了复合材料强度和塑性的良好匹配,适用于金属复合材料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复合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形变诱导强化cu-cr-nb异质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cu-cr-nb系合金由于优异的热学性能和高温抗蠕变性能,在电子工业、液体火箭发动机、轨道交通、电子通信及导航控制等众多领域以及需要在室温下工作的材料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cu-cr-nb系合金成本较为昂贵且屈服强度偏低,限制了该材料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2、研究发现异质结构材料具有传统同质材料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异质结构的材料由流动应力差异显著的韧性区和硬质区组成,导致了应变分配,韧性区比硬质区承载了更大比例的外加应变。同时,在韧性区和硬质区界面附近会形成应变梯度以适应应变分配,需要几何必需位错(gnds)进行调节,从而导致异质变形诱导强化。实验表明,背应力可以同时提高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和加工硬化能力,从而实现材料强度和塑性的良好匹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形变诱导强化cu-cr-nb异质结构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通过在cu-c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形变诱导强化Cu-Cr-Nb异质结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区域组成:Cu-Cr-Nb合金区域为50%~95%,Cu区域为5%~50%。

2.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变诱导强化Cu-Cr-Nb异质结构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Cu-Cr-Nb合金粉末由以下原子百分比的成分组成:Cr 2%~8%,Nb 1%~4%,余量为Cu及不可避免杂质,其中Cr元素与Nb元素的原子比为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Cu-Cr-N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形变诱导强化cu-cr-nb异质结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区域组成:cu-cr-nb合金区域为50%~95%,cu区域为5%~50%。

2.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变诱导强化cu-cr-nb异质结构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cu-cr-nb合金粉末由以下原子百分比的成分组成:cr 2%~8%,nb 1%~4%,余量为cu及不可避免杂质,其中cr元素与nb元素的原子比为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cu-cr-nb合金粉末质量占所述复合粉体总质量的50%~9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球磨机采用的球料比为3:1~10:1,球磨机转速为100rpm~250rpm,球磨时间为3h~10h。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洋张小燕徐守凯李鹏远张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