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相比所述第一实施方式至所述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接地片3与第二接地片4,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中采用下料方式制成第一接地片3与第二接地片4,其中所述第一接地弹臂313、所述第二接地弹臂314、所述第三接地弹臂413以及所述第四接地弹臂414的结构强度较好,但弹性变形能力稍弱。所属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所述第一接地弹臂313、所述第二接地弹臂314、所述第三接地弹臂413以及所述第四接地弹臂414的结构设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本专利技术对此不予限制。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所述端子安装区域1a包括第一外侧面133,所述板对板连接器100包括第一接地片3,所述第一接地片3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所述第一接地片3包括覆盖在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外侧面133上的第一主体部30、延伸凸出所述第一安装面11的第一接地弹臂313以及延伸凸出所述第二安装面12的第二接地弹臂314。如此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板对板连接器100能够实现接地屏蔽作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绝缘本体1未在相邻的两排导电端子2之间(即,所述绝缘本体1的内部)设置沿所述第一方向a1-a1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安装区域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安装面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一安装面凸出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安装面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二安装面凸出所述第二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接地片包括自所述第一主体部折弯而成的第一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插入且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槽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对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安装区域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安装面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一安装面凸出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安装面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二安装面凸出所述第二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接地片包括自所述第一主体部折弯而成的第一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插入且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槽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一接地片包括自所述第一主体部折弯而成的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二固定片插入且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槽中;所述第一固定片以及所述第二固定片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两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片为若干个;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接地片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接地片的第二固定片与另一个所述第一接地片的第一固定片相互接触。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片包括自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一端折弯而成的第一折弯部以及自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另一端折弯而成的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一接地弹臂与所述第一折弯部相连,所述第二接地弹臂与所述第二折弯部相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弹臂呈直条状且倾斜延伸,所述第一接地弹臂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接地弹臂的自由端的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配置为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相抵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包括第一端面以及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端面相背对的第二端面,其中所述第一端面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安装面之间,所述第二端面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安装面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部设有上表面,所述上表面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佥昱,江惠雪,林季葳,
申请(专利权)人: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