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蚕房及其滚动式养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88742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蚕房及其滚动式养蚕方法,涉及养蚕领域,第一养殖区、第二养殖区和第三养殖区中均设置有移动辅助机构,移动辅助机构包括第一主体,第一主体上设置有两个传送板和调节组件,蚕盘上设置有两个移动纱布,移动纱布的两侧均设置有移动组件,两个传送板能够位于蚕盘的两侧,调节组件用于作用在移动组件上,使两个移动组件分别带动两个移动纱布移动到两个传送板中。本装置的移动辅助机构能够直接将蚕盘上的蚕移动到另一个蚕盘上,操作效率高,更适用于多蚕盘旋转养蚕设备。本装置的蚕房包括上下两层,上面一层用于存放桑叶等物件,下层用于放置蚕盘和放置架,高效的利用土地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蚕房及其滚动式养蚕方法


技术介绍

1、家蚕属完全变态的昆虫,一个世代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发育阶段。家蚕的幼虫(也就是蚁蚕)从孵化到结茧,要经过5个龄期、4次就眠蜕皮。根据家蚕的生长发育特点,其养殖期可分为两段:第一段为小蚕共育,1-2龄,养殖周期为7-8天;第二段为大蚕饲育,3-5龄,养殖周期为15-19天。到5龄末期,家蚕食欲逐渐减退,胸部透明,头胸左右摆动,口吐丝缕,此时为上蔟适期,即可开展上蔟作业,上蔟结茧周期为4-7天。

2、传统大蚕养蚕模式只有一个蚕架,从3龄养至5龄,并要在蚕架上上簇结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大蚕房都为一层,配套储桑室、附属设施室等,蚕房占地面积较大,蚕房单位面积养蚕量小。2、3-4龄蚕仅使用蚕放置盘面积的一半,只有5龄期才养满,仅7-8天,放置盘使用率较低。3、3-4龄蚕用工量小,5龄蚕用工量大,用工量不均衡。4、5龄蚕结茧时,都在蚕放置盘上进行,需4-7天,占用了大蚕房时间,而且温湿度不好控制,大蚕房使用率低。

3、同时,随着蚕的长大,需要定期对蚕盘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蚕房,其特征在于,蚕房包括分隔板(18),分隔板(18)将蚕房从上到下依次分为上存储腔(17)和下蚕架腔(19),上存储腔(17)包括桑叶存储腔(26),上存储腔(17)中设置有传送带(22),传送带(22)的一端与桑叶存储腔(26)连接,传送带(22)上设置有三个通孔(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蚕房,其特征在于,第一养殖区(191)、第二养殖区(192)和第三养殖区(193)中放置架(1)的数量比为1: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蚕房,其特征在于,调节件包括作用杆(24)和连接在作用杆(24)上的若干传送旋转杆(25),当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蚕房,其特征在于,蚕房包括分隔板(18),分隔板(18)将蚕房从上到下依次分为上存储腔(17)和下蚕架腔(19),上存储腔(17)包括桑叶存储腔(26),上存储腔(17)中设置有传送带(22),传送带(22)的一端与桑叶存储腔(26)连接,传送带(22)上设置有三个通孔(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蚕房,其特征在于,第一养殖区(191)、第二养殖区(192)和第三养殖区(193)中放置架(1)的数量比为1: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蚕房,其特征在于,调节件包括作用杆(24)和连接在作用杆(24)上的若干传送旋转杆(25),当通孔(23)打开时,作用杆(24)旋转使若干传送旋转杆(25)由水平状态变为竖直状态;当通孔(23)关闭时,作用杆(24)旋转使若干传送旋转杆(25)由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蚕房,其特征在于,传送旋转杆(25)能够在作用杆(24)上周向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蚕房,其特征在于,移动辅助机构包括第二主体(8)和移动件(5),移动件(5)用于带动第二主体(8)在下蚕架腔(19)中移动,第二主体(8)上连接有伸缩杆(11),伸缩杆(11)上连接有桑叶通入管(12),桑叶通入管(12)与连接管(20)的下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蚕房,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帮泰郭曦王义鹏杨昌敏张巍陈苗苗晏晓天马倩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