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无缝管材的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88688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制造无缝管材的设备及方法,其中,制造无缝管材的设备包括筒状基材、耗材部和第一驱动机构;筒状基材的熔点高于耗材部的熔点,且筒状基材的硬度大于耗材部的硬度;第一驱动机构与耗材部相连,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耗材部相对于筒状基材在绕筒状基材的轴线的方向转动,耗材部能相对于筒状基材转动以及沿轴线延伸的方向移动,以使耗材部过盈地伸至筒状基材中时能与筒状基材的内壁摩擦挤压而被消耗,耗材部被消耗的部分用于在筒状基材的内壁凝固以用于形成无缝管材,无缝管材套设于筒状基材之内。此方案能解决相关技术较难制备薄壁的无缝管材或制造的无缝管材的壁厚公差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缝管材制造,具体涉及一种制造无缝管材的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钛合金具有比强度大、耐腐蚀性强、耐高温、高韧性和能焊接等优异特性,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制造钛合金管材。钛合金管材能够显著地提高管道的使用寿命,与此同时,钛合金管材还能够达到减重的目的。基于这些优势,钛合金管材在油气传输管道、医疗设备接入管道、飞机舰船管道等管道建设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钛合金管材的制造存在难度大、对制造设备要求较高,因此钛合金管材的生产及应用仍受到较大的限制。

2、相关技术涉及的钛合金管材的制造工艺包括成型、焊接、刮疤、抛光、精整、收储、冷拔、清洗、热处理等工艺。此种制造工艺能够形成壁厚均匀、尺寸精度较高的钛合金管材,但是在制造过程中焊接会导致焊缝的性能较钛合金管材的其它位置严重恶化,存在力学性能不均匀的弊端。为了避免制造工艺采用焊接存在的弊端,另一相关技术在制造钛合金管材的过程中,采用将钛合金棒材在高温下进行多次穿孔从而制造钛合金管坯,然后矫直钛合金管坯从而形成钛合金管材。这种制造工艺具有生产效率较高、制备的钛合金管材为无缝管材、且钛合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造无缝管材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基材(10)、耗材部(20)和第一驱动机构(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无缝管材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50),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0)与所述筒状基材(10)相连,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0)用于驱动所述筒状基材(10)在绕所述筒状基材(10)的轴线的方向转动,所述筒状基材(10)的转动方向与所述耗材部(20)的转动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无缝管材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0)包括第一驱动辊(51)和第二驱动辊(52),所述第一驱动辊(51)设于所述筒状基材(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造无缝管材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基材(10)、耗材部(20)和第一驱动机构(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无缝管材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50),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0)与所述筒状基材(10)相连,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0)用于驱动所述筒状基材(10)在绕所述筒状基材(10)的轴线的方向转动,所述筒状基材(10)的转动方向与所述耗材部(20)的转动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无缝管材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0)包括第一驱动辊(51)和第二驱动辊(52),所述第一驱动辊(51)设于所述筒状基材(10)的第一侧,并与所述筒状基材(10)接触,所述第二驱动辊(52)位于所述筒状基材(10)的第二侧,并与所述筒状基材(10)接触,所述第一驱动辊(51)和所述第二驱动辊(52)转动以通过与所述筒状基材(10)之间的摩擦驱动所述筒状基材(10)转动,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为所述筒状基材(10)相背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无缝管材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0)还包括第一驱动盘(53)和第二驱动盘(54),所述第一驱动盘(53)设于所述筒状基材(10)的第三侧,并与所述筒状基材(10)接触,所述第二驱动盘(54)设于所述筒状基材(10)的第四侧,并与所述筒状基材(10)接触,所述第一驱动盘(53)和所述第二驱动盘(54)用于驱动所述筒状基材(10)移动以使所述耗材部(20)相对于所述筒状基材(10)沿所述轴线延伸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驱动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文林志迎朱开兴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