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的河道治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88630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的河道治理装置,包括导流槽,导流槽的内部设置有混搅部,通过混搅部将导流槽内部的污水和净化药剂进行混合搅拌,使净化药剂能够充分的与污水相互混合;导流槽的内部还设置有加药部,加药部设置在混搅部之前,通过加药部将净化药剂添加到流经导流槽内部的污水当中进行凝絮;导流槽的一端连接有沉淀部,通过沉淀部将混合有净化药剂的污水进行沉淀处理;混搅部包括固定架、搅拌电机、驱动杆、联动锥齿轮、从动杆和搅拌扇,固定架与导流槽的内侧固定连接。该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进入导流槽内部的污水与净化药剂进行充分的混合搅拌,将混合有净化药剂的污水进行沉淀,并将澄清液和沉淀的凝絮分别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的河道治理装置


技术介绍

1、黑臭水体是指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和(或)散发令人不适气味的污染水体统称,当水体颜色、气味异常引起不适的,即可初步判断水体黑臭,影响健康和生产生活。

2、水体黑臭成因错综复杂,包括外源污染、内源污染、水动力条件差等因素,导致水体污染负荷超过了自净能力,水体发生黑臭。

3、外源污染:过量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且快速消耗水体中溶解氧,造成水体呈厌氧状态,在厌氧微生物进一步降解下,产生臭味物质(硫醇、硫醚、硫化氢等),同时伴随生成致黑物质(硫化亚铁、硫化锰等),导致水体黑臭;

4、内源污染:水体中有机物和氨、磷等污染物通过沉淀或吸附等富集在底泥中,在高温等条件下,大量污染物从底泥中释放,产生致黑致臭物质,导致水体黑臭。

5、水动力条件差:水动力条件不足,水体流通不畅导致水体复氧能力减弱;蓝绿藻快速繁殖引发水体水质恶化甚至发生黑病。

6、黑臭水体的治理能够通过控源截污的工程措施,通过沿河沿湖铺设污水截流管线,并合理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的河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槽(1),所述导流槽(1)的内部设置有混搅部(2),通过混搅部(2)将导流槽(1)内部的污水和净化药剂进行混合搅拌,使净化药剂能够充分的与污水相互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的河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扇(206)包括固定座(2061)和混合扇(2062),所述固定座(2061)的中部与对应的驱动杆(203)和从动杆(205)的外缘固定连接,所述混合扇(2062)在固定座(2061)的外缘呈环形固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的河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的河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槽(1),所述导流槽(1)的内部设置有混搅部(2),通过混搅部(2)将导流槽(1)内部的污水和净化药剂进行混合搅拌,使净化药剂能够充分的与污水相互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的河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扇(206)包括固定座(2061)和混合扇(2062),所述固定座(2061)的中部与对应的驱动杆(203)和从动杆(205)的外缘固定连接,所述混合扇(2062)在固定座(2061)的外缘呈环形固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的河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扇(2062)的内部开设有与内部连通的导流孔,所述混合扇(2062)的内部开设有混合腔,所述混合腔通过导流孔与外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的河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扇(206)相邻设置时,相邻搅拌扇(206)的混合腔开口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的河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部(3)包括安装架(301)、储药桶(302)、输液泵(303)、导流筒(304)和添加喷头(305),所述安装架(301)与导流槽(1)固定连接,所述储药桶(302)与安装架(301)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输液泵(303)的输入端与储药桶(302)的下端通过输液管相连通,所述导流筒(304)的上端与安装架(301)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添加喷头(305)的输入端与输液泵(303)的输出端通过输液管相连通,所述添加喷头(305)与导流筒(304)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钊搏马晓蒙高叶松饶杰孙敏哲王英史婉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