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血管内用的介入导丝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血管内用可控弯头导丝。
技术介绍
1、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血管内用介入导丝手术前均需要对其头端进行手动塑型,以使其在行进过程中能通过旋转扭控在血管分叉中选择目标路径。但是,当行进距离过远或血管病变狭窄时,通过扭转导丝尾部控制头端旋转往往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或者甚至头端扭转失效,而使得手术过程需要更换导丝,而延长手术时间,也会导致患者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血管内用可控弯头导丝。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镍钛丝,所述镍钛丝依次设置有对折部与延伸部;
4、不锈钢管,所述对折部的一端与所述不锈钢管锡焊连接,所述延伸部穿射过所述不锈钢管设置;
5、金属弹簧,所述对折部穿射在所述金属弹簧内部设置,所述对折部的弯折点与所述金属弹簧的一端锡焊连接,所述金属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不锈钢管靠近所述对折部的一端锡焊连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管内用可控弯头导丝(1),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内用可控弯头导丝(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手柄(62)与所述不锈钢管(3)连接的一端设置为锥型结构,且两者通过胶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内用可控弯头导丝(1),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折部包括第一对折段(211)与第二对折段(212),所述第一对折段(211)的一端与所述延伸部(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对折段(211)的另一端设置有弧顶朝所述金属弹簧(4)突出设置的圆弧状的弯折端,所述弯折端的弯折点处与所述第二对折段(21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管内用可控弯头导丝(1),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内用可控弯头导丝(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手柄(62)与所述不锈钢管(3)连接的一端设置为锥型结构,且两者通过胶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内用可控弯头导丝(1),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折部包括第一对折段(211)与第二对折段(212),所述第一对折段(211)的一端与所述延伸部(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对折段(211)的另一端设置有弧顶朝所述金属弹簧(4)突出设置的圆弧状的弯折端,所述弯折端的弯折点处与所述第二对折段(21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对折段(212)的另一端与所述不锈钢管(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惠棠,陈浩焯,陈鸿华,温胜杰,罗梓维,杨永林,陈洁,雷翠颜,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其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