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限冷硬铸铁基材表面修复用堆焊设备及堆焊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8195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材料表面强化技术,具体为一种无限冷硬铸铁基材表面修复用堆焊设备及堆焊工艺。对辊体进行预热处理,相较于以往人工缠绕包裹,通过自动化设备的包裹预热处理,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利用焊丝的提前预热处理,经输送结构将焊丝伺服输送并沿途加热,在保证焊接可操性。利用旋转电机带动加热体旋转,且在旋转过程中由于偏心布设加热体自动偏转,最后利用磁体吸附完成电路闭合,来确保层间温度可控于适当范围内,确保层间结合强度。两组加热体分别位于焊道的两侧,两组加热体只能开启一组,与行走机构的行走方向一致的加热体保持开启状态。单层焊接完成后,装夹机构和行走机构则反向工作并沿上一层的焊道缝堆焊处理,确保焊层无各向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表面强化技术,具体为一种无限冷硬铸铁基材表面修复用堆焊设备及堆焊工艺


技术介绍

1、工作轧辊辊身材质高速钢+辊颈部位材质(高镍铬无限冷硬铸铁),辊颈修复处是轴承档在使用过程中磨损严重,下线后需要轴颈恢复图纸尺寸。常规的表面强化技术如火焰淬火、高中频淬火、等离子喷涂、喷焊及电弧堆焊等均不能有效提高轧辊表面抗高温磨损和抗冷热疲劳性能。

2、而现有技术中有应用喷涂陶瓷合金化技术对轧辊进行处理,目的是提高轧辊工作层的硬度和高温耐磨性。激光/热喷涂合金化技术的处理效果与合金粉末的配方选择有密切关系。目前现有技术中多是添加硬质合金粉末,如s i c,wc,t i c等,或者喷涂表面合金化过程中原位生成如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等金属间化合物来增强合金化涂层的耐磨性,虽然可以在钢材表面形成高硬度、高耐磨的合金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轧辊的使用寿命,但是因为其配方选择不够合理,应用在铸铁材料时存在贯穿性裂纹和气孔,严重影响合金层的表面质量,其使用寿命和技术效果均不理想,特别是在大面积轧辊上应用还处于实验探索阶段,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合金层易在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限冷硬铸铁基材表面修复用堆焊设备,其特征在于,堆焊设备包括移动导轨(10)、加热机构和堆焊机构,移动导轨(10)上安装有行走机构(20),行走机构(20)上配备有行走电机,行走机构(20)上安装有装夹机构(30),装夹机构(30)上配备有回转主轴,回转主轴适于选择性带动辊体转动,加热机构适于加热辊体,堆焊机构适于完成加热后辊体表面的堆焊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限冷硬铸铁基材表面修复用堆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焊机构包括安装架(40),安装架(40)上安装有焊枪和送丝结构、层间温度保持结构,送丝结构包括输送区和加热区,加热区位于输送区的下侧,输送区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限冷硬铸铁基材表面修复用堆焊设备,其特征在于,堆焊设备包括移动导轨(10)、加热机构和堆焊机构,移动导轨(10)上安装有行走机构(20),行走机构(20)上配备有行走电机,行走机构(20)上安装有装夹机构(30),装夹机构(30)上配备有回转主轴,回转主轴适于选择性带动辊体转动,加热机构适于加热辊体,堆焊机构适于完成加热后辊体表面的堆焊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限冷硬铸铁基材表面修复用堆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焊机构包括安装架(40),安装架(40)上安装有焊枪和送丝结构、层间温度保持结构,送丝结构包括输送区和加热区,加热区位于输送区的下侧,输送区内部对称安装有输送电机(41),输送电机(41)的输出端安装有驱动轮(42),驱动轮(42)经带传动连接有输送轮(43),两组输送轮(43)适于输送焊丝,加热区内设置加热膜管(44)和供电模块(45)、温感模块(46),供电模块(45)经导线、电阻模块(47)与加热膜管(44)形成闭合回路,温感模块(46)适于检测加热膜管(44)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限冷硬铸铁基材表面修复用堆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层间温度保持结构包括设置于焊枪两侧的温度保持架(48),两侧的温度保持架(48)均包括对称分布于辊体两侧的加热架一(481)和加热架二(482),加热架一(481)和加热架二(482)适于相对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陈汪永荣李萧诺陈克英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恒意硬面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