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尤其涉及一种交错堆叠钢结构模块体系。
技术介绍
1、模块集成建筑是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变革方向,正在向着结构体系不断丰富、集成度不断提升、产品标准化不断提高的方向发展。
2、然而,现有模块集成建筑中的模块为自下而上堆叠布置,通过柱内连接件实现模块竖向连接,通过水平连接板实现模块水平连接。这种堆叠方式使模块集成建筑存在双柱、双梁、双板的情况,导致建筑空间利用率较低且比传统钢结构建筑用钢量增加约30%。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交错堆叠钢结构模块体系,从而解决了现有模块的建筑空间利用率较低且比传统钢结构建筑用钢量增加约30%的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交错堆叠钢结构模块体系,包括若干层上下连接的模块层,每层模块层中的模块间隔设置且相邻两层模块层中的模块交错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错堆叠钢结构模块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层上下连接的模块层,每层模块层中的模块间隔设置且相邻两层模块层中的模块交错设置,底层模块层中的模块通过基础连接节点与相邻的二维底板连接,相邻两层模块层之间通过若干标准层间连接节点连接,顶层模块层中的模块通过顶部连接节点与相邻的二维顶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错堆叠钢结构模块体系,其特征在于,底层模块层所在的地下通过基础锚筋固定有基础预埋板,底层模块层中的模块连接的二维底板与基础预埋板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错堆叠钢结构模块体系,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底板,第一底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错堆叠钢结构模块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层上下连接的模块层,每层模块层中的模块间隔设置且相邻两层模块层中的模块交错设置,底层模块层中的模块通过基础连接节点与相邻的二维底板连接,相邻两层模块层之间通过若干标准层间连接节点连接,顶层模块层中的模块通过顶部连接节点与相邻的二维顶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错堆叠钢结构模块体系,其特征在于,底层模块层所在的地下通过基础锚筋固定有基础预埋板,底层模块层中的模块连接的二维底板与基础预埋板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错堆叠钢结构模块体系,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底板,第一底板上方固定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一抗剪锥,第一容纳腔位于第一底板的第一区,第一抗剪锥位于第一底板的第二区,第一容纳腔的顶部固定有第一顶板,第一顶板上方固定有第二抗剪锥,第一抗剪锥上开设有贯穿第一底板的第一通孔,第二抗剪锥上开设有贯穿第一顶板的第二通孔,第一底板的第一区上开设有第三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错堆叠钢结构模块体系,其特征在于,第一抗剪锥和第二抗剪锥的外端边缘均开设有坡口,对应地,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的下边缘也均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琼,赵宝军,张宗军,湛鹤,何承乐,张勇,张德峻,叶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