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底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87943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0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底减振装置,属于电梯减振技术领域。圆周设置于轿厢和轿底固定架之间,相邻设置的电梯轿底减振装置之间设有阻尼器,所述轿厢和轿底固定架上设有若干安装通孔,所述电梯轿底减振装置包括减振弹簧,所述减振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轿厢和轿底固定架上,所述减振弹簧的两侧均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设有限位螺母,所述螺杆穿过轿厢和轿底上设置的通孔,所述限位螺母螺纹连接于螺杆上,用以对螺杆的滑动位置进行限制,所述限位螺杆的螺纹端和轿底固定架之间存在安装间距。本技术方案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只靠减振弹簧实现对轿厢的支撑和连接,易出现轿厢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晃动,导致运行不够平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梯减振,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轿底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1、电梯系统的振动问题一直是电梯制造业的技术难题,隔离或吸收振动能量,改善轿厢的乘坐舒适感一直是技术改进的方向。各品牌电梯制造商都致力于轿厢系统减振结构的设计。振动主要来自于曳引机,其通过钢丝绳传递给轿架系统。同时固定在轿架上紧贴并沿着导轨运行的导靴也会产生振动,这些振动最终都传递给与轿架连接的轿厢。电梯在井道中上下运行,轿厢经常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尤其是高速电梯的启动与制动阶段,系统有较大的加减速度,这时振动是沿竖直上下方向都能够传递给轿厢。

2、如专利号为cn201721717987.4的一种电梯轿底减振装置,包括减振装置和轿厢,所述减振装置固定在轿厢的底部,所述减振装置包括减振弹簧、安装板和调节装置,其能起到调节轿厢减振力度的作用。

3、但是在上述方式以及现有技术中,轿厢和轿底固定架之间常用若干减振弹簧进行减振和缓冲的作用,但是在此种方式中,存在如下不足,电梯在电梯井内运动时,其还受到气压等侧向外力的作用,若只靠减振弹簧实现对轿厢的支撑和连接,那么容易出现轿厢在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轿底减振装置,圆周设置于轿厢和轿底固定架之间,相邻设置的电梯轿底减振装置之间设有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和轿底固定架上设有若干安装通孔,所述电梯轿底减振装置包括减振弹簧,所述减振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轿厢和轿底固定架上,所述减振弹簧的两侧均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下端设有螺纹,所述螺杆上设有与螺纹匹配的限位螺母,所述螺杆穿过轿厢和轿底上设置的通孔,所述限位螺母螺纹连接于螺杆上,用以对螺杆的滑动位置进行限制,所述螺杆的螺纹端和轿底固定架之间存在安装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底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上固定套接设有橡胶柱,所述橡胶柱长度小于轿厢和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底减振装置,圆周设置于轿厢和轿底固定架之间,相邻设置的电梯轿底减振装置之间设有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和轿底固定架上设有若干安装通孔,所述电梯轿底减振装置包括减振弹簧,所述减振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轿厢和轿底固定架上,所述减振弹簧的两侧均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下端设有螺纹,所述螺杆上设有与螺纹匹配的限位螺母,所述螺杆穿过轿厢和轿底上设置的通孔,所述限位螺母螺纹连接于螺杆上,用以对螺杆的滑动位置进行限制,所述螺杆的螺纹端和轿底固定架之间存在安装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底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上固定套接设有橡胶柱,所述橡胶柱长度小于轿厢和轿底固定架之间的螺杆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底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和轿底固定架上设置的通孔内设有柱状橡胶圈,所述螺杆穿过柱状橡胶圈的中部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底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弹簧的两端设分别设有上部焊接块和下部焊接块,所述上部焊接块的一侧焊接于减振弹簧上,所述上部焊接块的另一端焊接于轿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津翔巨星电梯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